心理师奇谈录_同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同行 (第1/7页)

    身为一个谘商心理师,就像所有医事人员一样,得在每六年的换照期限之前,累积继续教育积分达到被规定的时数。忙於大学专任工作的我,在第一次换照的半年前,愕然发现积分还不足四小时,急忙上网搜寻近期即将举办的课程或是研讨会,最後我决定参加下周六在台北由华人谘商心理学会举办的「自杀防治跨界交流研讨会」。

    因为我的个案Si了,我的个案跳楼自杀Si了。

    在台湾的大专院校中,平均每星期自杀身亡的学生人数大於一人。这数字必然是不JiNg确的,毕竟人类行为通常隐含复杂脉络,偏偏人类建构出的社会T系时常是没得到一个简单明了的诊断或成因,似乎就难以运转下去。因此对於那些统计数字,我从来没认真看待过。

    然而,就像那句不知谁说过的话:Si一个人是悲剧,Si一百万人是数据。在Si了一个和自己切身相关的、早上见面时还活生生的人时,那b得我不得不去认真回顾我和她谈过的一切,似乎我也亟需一个简单明了的说明来稳定自己的步伐及心情。

    事发当天,在接到通知的稍早之前,我在傍晚五点下班时,跟坐在我隔壁、当天值晚班的同事玉米小聊了一下在几个课程和研讨会之间选择的苦恼。接着将东西都留在谘商中心,抓起手机动身前往谘商心理学系办公室去找系主任吃饭;他是我研究所时期的老师,喜欢热闹,心血来cHa0时便会用外送平台叫来一桌菜,然後吆喝还留在系办的职员、工读生,甚至是路过系办的学生一起吃饭,在我回来母校上班之後,便也不时能有口福。

    这天聚集了五个人在系办吃披萨,两个研究所的学弟妹半开玩笑地在抱怨课业的辛苦。

    主任对我说:「刚好你今天在这,不如就跟学弟妹分享一下实务工作的心得吧,让他们对未来产生多一点动力。」

    我想到早上的个案周欣彤,她来谘商已经是第二个学期了,相较於上个学期得在极端的情绪波动和自杀冲动之中力求稳定,这个学期有了明显的改善,部分还要归功於她交了个男朋友。

    「面对自杀个案,重要的是要找到或是创造个案和生的世界这边的连结,简单说就是可以拉住个案的人事物。」

    「家人吗?」学弟听了我的话之後回应。

    「这是一般人最常踩进去的误区。」我摇摇头,「什麽想想家人会难过啊、要孝顺啊这一类的话,是很危险的。对某些个案可能有用,但真正的实务经验告诉我的是,家人之间经年累月的负面交流往往才是让个案最想要去Si的原因。」

    「学长才刚说完你都没在听。」一旁的学妹吐槽学弟,「刚刚学长分享的个案是因为有了男朋友,所以情况好转了。对那个个案来说,现在生的连结就是她男友。」

    「那万一分手了怎麽办?」学弟有点不服气的态势。

    我笑着说:「那就看看能不能在分手之前多创造一些生的连结吧。不然,其实也不用到分手,说不定哪天跟男朋友吵架,感情就马上从正面因子变成负面因子了。」

    「人生中唯一不变的只有变啊。」主任说:「做这一行就是要随时保持希望,也随时注意个案瞬息万变的状况。亲情、友情、Ai情,人类就是一种会被各种关系弄得Si去活来的生物。」

    学妹说:「所以阿德勒说嘛,所有问题都是人际关系的问题。」

    我说:「那确实是一种相当犀利的看法,有点像是因素分析再分析到极致的结果。」

    学弟抱头哭喊:「学长不要在这种时候让我想到我统计学期末考的进度啦。」

    「撑着点。」我笑着说,「这一行很有趣的,做越久越有开眼界的感觉,很多事情会突破自己过去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慢慢觉得发生什麽都不奇怪了。」

    电话响了,系办助理起身去接电话,过了一会儿回来跟主任说有电话找他,是谘商中心打来的。

    「谘商中心找我?」主任一脸疑惑,转头看我,「该不会是要找你的吧?」

    「好像不是,我没接到电话。」我拿出手机来看,没有来电。

    主任放下手中的披萨,拿纸巾擦了擦手,进办公室接电话去了。

    「学长,你知道谘商界的都市传说吗?」学弟问。

    我说:「谘商界的都市传说可多了,你说的是哪一个?」

    「就是有一种说法啊,说是如果心理师没有处理好某种问题,那种问题就会像是鬼缠身一样不断重复上演。」

    「这个啊……这要看你是从科学的角度还是玄学的角度去解释了。」

    眼前的学弟妹都露出了好奇的眼神。

    我正想着要从哪里开始讲的时候,主任敲了敲办公室的门框,x1引了我们的注意。

    他一脸凝重地对我招了招手,「你进来一下。」

    我放下手中的可乐,带着一种直觉的不安走进主任办公室。

    主任将办公室的门关上,指示我坐在一旁的待客沙发上,他在另一张沙发就座。

    「谘商中心打来是要找你的没错。」主任像在选择用词似地停顿了一下,「你同事知道你在这边,所以先打来给我。」

    为什麽要这样拐弯抹角的?

    「就在刚刚……」主任说:「有个姓周的学生从图书馆顶楼跳下来……当场Si亡。」

    我不禁张大眼睛深x1了一口气。

    「是我的个案?」欣彤的脸闪过我的脑海。

    主任点了点头,「你同事担心如果你明天来上班的时候突然知道,冲击太大,所以趁你还在这边,先转告给你。总之,在这里休息一下,不急着走,有什麽想说的话,我们可以聊一聊。」

    主任站起身来拍了拍我的肩膀,离开办公室,给我一个收拢思绪的空间。

    我的个案Si了……我的个案跳楼Si了……我刚刚还拿来跟学弟妹自夸谘商成效的个案……跳楼自杀Si了……

    事发隔天,谘商中心开了会,决定调整我的工作分配;谘商方面暂时不排新案,还在谈的个案我自认不会有太大影响,所以不必转介给其他心理师。

    我协助其他同事做较多的行政庶务,一方面是不想造成同事的负担,一方面也是让自己不要有太多的空白时间去自动化思考欣彤自杀的原因。

    如果要问欣彤自杀的原因,那除了她本人之外,最清楚的应该就是我了,但我真的不知道。思来想去,是她一再重复谈到的对生命的倦怠吗?没有什麽特殊的,就只是单纯的不想活了。y是要找个看起来很有说服力的原因,说不定只是我想为自己的无能失职求得一个可悲的控制感而已。

    欣彤的男友知道吗?我记得他叫做王伟建,谘商中心也计画帮他安排心理谘商,毕竟才交往没几个月的nV友就发生这样的事。

    「他这个星期都请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