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 221 章 太子侍读  (第1/2页)
    “陛下。”    魏征躬身道:“叔玉尚且年幼,若官职一下提拔的太高,不利于他今后效力大唐。”    “来之不易,才会珍惜。”    “他小小年纪,就授予六品官,臣恐他生出骄傲之心。”    随着魏征的诉说,李世民的怒意这才消减。    “那你让朕提拔,又让朕不要提拔的太高是何意思?”    李世民板着脸质问。    “陛下隆恩,臣感恩在心!”    魏征再次躬身道:“臣的意思是……”    “实权官职不适宜,可以给个虚职!”    李世民点点头。    爵位都得靠实打实的功劳挣。    虚衔的话,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了。    最重要的是,可以堵住悠悠众口。    只听魏征还在继续叙述着……    “臣观太子这篇重刑论,亦是不错,但比之叔玉的几篇文章,在格局、影响力上还有几分差距……”    李世民刚消下去的火气,又蹭蹭蹭的涨了上来。    又拿你儿子贬低朕儿子,真当朕没脾气是吗?    念你直言不讳,说的是大实话……    朕忍!    “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臣以为叔玉才华还算说的过去,不如就让他陪太子读书……”    嗯。    嗯?    李世民瞪大了眼睛,像是才反应过来……    你老小子管朕还不够,还想让你儿子管朕的儿子?    “玄成啊,叔玉的才华朕是看到了。”    李世民突然发问:“就是他那论语会背了吗?”    呃……    魏征难得露出尴尬的表情。    这算是魏叔玉一个过不去的坎了。    不过这可难不倒魏征。    “会论语的人很多,国子监一抓一大把。”    魏征认真的解释道:“太子现在缺少的,不是学识……”    “而是眼界、魄力,还有他对大唐社稷的担当!”    “恕臣直言,陛下难道没有发现……”    “在朝会上,太子从来都不会主动提出自己的见解。”    “就以这次教化之策为例,太子从头到尾都像是个隐形人。”    “反观我家叔玉,以一人之力、对抗臣、对抗文武百官!”    “这就是担当!”    李世民前面听的还好好的。    一听到魏征又开始夸儿子,顿时感觉一阵便秘。    “那仪态问题呢?”    李世民依然拒绝道:“就叔玉平时干的那些事,一天到晚不是在打架,就是在……在……劝人。”    “这真的合适?”    李世民说的极为委婉。    你老魏好歹是读书人,平时不胡乱喷人。    你儿子那可真是百无禁忌啊。    逮谁揍谁,逮谁喷谁。    “陛下……”    魏征一脸认真的回道:“这不也从侧面证明了叔玉,文武双全吗?”    啊?    李世民都惊呆了。    你管打架、骂人叫文武双全?    这特么的是野性难驯、不服管教、目无尊长……    “陛下别看叔玉平时荒唐,但他分寸都把握的很好。”    “陛下您看……他对您尊重吧?”    “他对太上皇也很好吧?”    “他对臣也很孝顺。”    “见了其他国公,他都叔叔、伯伯喊的挺乖巧……”    李世民瞪大了眼睛。    朕问你叔玉的仪态问题。    你怎么又夸上了?    “叔玉才华不弱、武艺不弱。”    “不是臣自夸,就现在太子身边的杜荷,叔玉吊打他十条街。”    李世民沉吟。    不得不承认,魏叔玉的才华是很不错的。    “行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