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江上春_第二十章 从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 从军 (第1/2页)

    “哥,咱们到了,咱们终于到镇北关了!”大不免有些激动,就连一直情绪低落的桑寄生都有些兴奋,到了镇北关,自家终于能安定下来了。澈儿和淙儿则一脸开心地看着不远处的城门,发出“哇哇”的赞叹声。

    镇北关情况特殊又长年战乱,所以已经很多年没有文官被派到这里了,现在基本上就是渊渟侯府的人说了算。和想象中不同,镇北关虽然气氛肃然,但没有为难过逃难来的人们,加上到这儿的难民数量上并不多,难民们都得到了渊渟侯府很好的安置,杜松甚至在城里给产后身体一直不好的桑寄生找到了大夫开了药。

    一家人在城里找了小院子安置下来,桑寄生终于有机会好好将养身子,自从上次生产完,桑寄生常常觉得腹痛,但为了赶路,也因为缺医少药,只能忍耐。到了镇北关才好好看了大夫,买了药,内服外敷,还要进行药浴,几重作用下将养了三个月,到了来年春天,身体才算好全了。但这几个月只出不入,两人的积蓄也见底了。

    两人也对镇北关和渊渟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镇北关内几乎可以说得上是全民皆兵,十几年前,战事紧要时,连老人孩子都可能上战场,还是渊渟侯管理北境后,这种情况才越来越少。

    这里的居民大多是军属,所以城里的治安很好,渊渟侯还专门给自己麾下士兵的孩子准备了学堂、善堂,让军人没有后顾之忧,这就比其他地方的掌权者好很多了。

    两人都在青壮年,如今又赶上北蛮打得正凶,两人都是岳靖韬征兵的对象,征兵令下来的时候,把桑寄生和杜松愁坏了,虽然想要打退北蛮人给自己和逝去的孩儿报仇,可澈儿和淙儿两个一个不到六岁,一个不到两岁,若是两人都被征兵,那两个孩子谁来照顾,可若是不遵从征兵令,还有没有命活着都是问题。

    好在负责征兵的人告诉他们,军营里也有夫夫一起的,没有战事的时候,可以一家人住在一个营房里,若是有战事发生,一般也会留一个人照顾孩子,或者把孩子放进营里的育幼所,请他们代为照管。若是不幸死战,孩子就会由渊渟侯抚养成人,继续在军中效力,等同于军户,但不上军户户籍。

    放下后顾之忧,两人就顺势一同报名了长渟军,果然如负责人所说,给他们分到了一间营房,两人将两个孩子带进了军营生活。没多久,澈儿和淙儿就找到了小伙伴一起玩耍,倒是不会寂寞。一个月时间,桑寄生所在的军部就与北蛮人进行了两场小规模作战,因着桑寄生会些功夫,脑子转的也快,很快被发掘,竟也做了个小旗。

    因长渟军以往传统,桑寄生出征的时候,杜松基本上就在家,他出战,桑寄生就会在家里,两人年轻力壮,几场仗打下来,肯拼肯打,倒是积攒了一点点军功,桑寄生还趁人不注意弄到了点北蛮人的金银珠宝,由杜松偷偷藏了起来,以待来日。

    杜松再一次作战后碰到了之前徭役时认识的一位长官,知道他厨艺好,就把他安排进了三公子近卫,专门负责给三公子做吃食,偶尔还能悄悄藏一些糕点,带回来给两个小的尝尝鲜,别人知道了也不会说什么,一家人也算是真正在军营里安顿了下来。

    灵启十五年五月,在病榻上挣扎了将近一年的灵启帝终于身亡,终年十九岁,没有任何子嗣。皇室凋零,一时间甚至连个像样的继承人都找不出来,武朝朝廷乱作一团,外戚和内监达成协议扶植伪帝,朝中大臣和各路诸侯自然不甘臣服,混战一触即发。

    到了十月,北蛮人终于在长渟军的打压下安静下来,岳靖韬于是命长子率一半人马坐镇镇北关,提防北蛮人,自己则带着次子、三子挥师京城,打着为武朝皇室报仇的旗号,准备改朝换代。岳靖韬所帅的长渟军军纪严明,训练有素,人数也不少,很快就攻占了京师,同时开始着手整编投降的军队,壮大自己的实力。

    长渟军几乎无敌手,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在次年十一月就轻松扫平了大多数不服岳靖韬的势力,还有些见情势如此,也就蛰伏下来,不管心里怎么想,面上是承认了岳靖韬的合法地位。跟着三公子的杜松也捞到了不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