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庆余年7 (第1/2页)
果然,李承泽猜的没错,听闻范闲遇刺一事,庆帝勃然大怒,当天晚上就宣太子和二皇子进宫面圣。 面对庆帝的质问,太子面露慌张,急急忙忙撇清自己的关系,“儿臣或有昏昧,却不至于如此狂妄……”那副老实茫然的样子看得李承泽想笑。 和太子斗了那么多年,李承泽比谁都清楚,太子不是蠢人一个,皇家子弟谁脸上没有戴张面具? 心里虽是这样想,但他脸上还是一副谦卑正直的模样,太子话音刚落连忙开口,“儿臣与范闲私交甚好,实在没有理由杀他。” “那你们说凶手是谁?” 听着庆帝不咸不淡的质问,李承泽心里掀不起半分波澜,垂眸等待太子先开口。 太子瞄了一眼庆帝,“……或许是北齐的阴谋!” 就算跪着,李承泽也腰杆笔直,脸上没有半分心虚,听到太子的话,还不忘给他挖个坑,好奇地开口,“太子说的有理,只是我不明白北齐为何这样做?难不成是为郭保坤报仇?” 太子哪能接下这个锅,立即开口向庆帝表态,“我绝不会为郭保坤做这种事。” 两人一来一往,都在撇清自己和刺杀一案的关系。 庆帝深夜宣二人进宫,就没指望能从他们口中问出答案。见状,敲打二人一番便让人退下。 听着庆帝暗含深意的话,李承泽俯身告罪,眼睛盯着地面一言不发,等到庆帝出声让两人离开时,他这才起身道,“儿臣告退。” 走出庆帝寝宫,太子李承乾冷哼一声,一眼都没看李承泽,先行一步离开了。 李承泽抬眸看了一眼太子的背影,脸上的表情依旧很温和,只是眼底却没有什么温度。 李承泽慢慢悠悠地回府,等到寝殿时,发现周围寂静无声,守卫全都晕倒在地。 谢必安看向李承泽,“殿下?可要属下……” 李承泽摆摆手,“不必,你先下去。”这熟悉的手笔,他轻易就便猜到是俞瑾来了,于是收起眼里的警惕,嘴角挂上一抹微笑缓缓推门而入。 “我说过,这里很安全,阿瑾不用每次都那么谨慎。”李承泽含笑说道。 闻言,俞瑾不置可否地笑笑,并没有将他的话放在心上。放下书桌上的雕刻工具,走到桌子旁坐下。 李承泽看了一眼俞瑾刚刚站的方向,眼睛眨了眨,表情有些不自然。大步走过去将书本和工具收拾好,才在俞瑾面前坐了下来。 俞瑾揽了揽袖子,倒了一杯清茶,语气中有些好奇,“你在制萧?” “咳咳咳。”李承泽连忙端起俞瑾面前的茶一饮而尽,随口糊弄道,“没有,谢必安留下的。唔……这茶不错。” 俞瑾挑挑眉,“就不怕里面有毒?” 李承泽朝着俞瑾眨眨眼,好奇道,“会有吗?” 俞瑾慢吞吞地点头道,“有。” 李承泽手指轻轻摩挲着瓷杯,不在意地笑笑,“有就有吧。”然后抬头看向了俞瑾,笃定地开口,“反正阿瑾也不会让我死。” 俞瑾意味深长地朝他笑笑,看到李承泽脸上的笑容有些不自然时,俞瑾脸上露出计谋得逞的笑意,不紧不慢解释道,“刚刚和殿下开个玩笑。” 李承泽松了口气,微微一笑,松开手中的杯子,垂眸看着桌上的水杯,似乎在思考什么。 “我见过范闲了,人不错。”俞瑾说着,一边从腰间拿出那管捡到的竹箫。 “咳咳!”见到熟悉的东西,李承泽眼睛微微睁大。 俞瑾又端了一杯水放到李承泽面前。 李承泽一把端起,眼睛却忍不住瞥着俞瑾手边的竹箫。 “你觉得呢?” “嗯?”李承泽愣了愣,“材质不错,手艺一般。” 俞瑾失笑,忍不住轻笑出声。“我问范闲。” 李承泽心里懊悔极了,自己可能是被范闲带偏了。面上却一本正经地点点头,“文采斐然。” 俞瑾缓缓抬眸看向李承泽,感叹道,“和曾经的你倒是有几分相像。” “像我?” 俞瑾想了想点点头,“某些地方确实相似。” 听到这话,李承泽不知为何有些恼怒,语气听不出起伏,扶了扶手腕说:“范闲确实讨人喜欢。” “和你相似为何便是讨人喜欢?”俞瑾不由挑挑眉,“深谋远虑运筹帷幄的庆国二殿下刚刚是在走神吗?” 闻言,李承泽嘴角的笑意绷不住了,垂下眸一言不发。不过很快,他脸上又恢复了常态,“没有。” 俞瑾笑笑,眉眼温和看向李承泽,温声道,“范闲母亲曾于我有恩。” 李承泽曾听俞瑾说过一些,于是点点头,“我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