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公主掏出来比驸马小1 (第1/2页)
“宋珩,今日为师再把《礼记.中庸》念给你听,你凭感受找准笔纸再找凝聚心神,注意洞察纸上一笔一划。” “好,师傅。”说话的少年声音不疾不徐,正襟危坐,眉清目秀,一袭白衣,头发半束,气质温和内敛,一看就是正人君子,德才兼备。 只可惜,双目却被白布蒙住,是个瞎子。 院子里,落下的树叶挑动散在他背后的发丝,调皮地欺负他看不见。 这时,旁边老者的声音也侃侃而来:“君子中庸……子曰……诗曰无声无臭,至矣!” 宋珩耳朵一抖,动了动,听到了声音,修长泛红的手指迅速沾墨,紧紧握笔便在纸上行云流水写了起来,他明白师傅这是在考他反应能力。 这些……他其实早就会了,倒背都行。 宋珩从小就知书达理,是宋太史老年得子,可以算是京城少爷中最突出一个,三岁识字,五岁就背诗,为人却不骄不躁,谦虚有礼,待人温和。 可是就是这么一个意气风发,大好前程的少年,弱冠时,却因兄长射猎失误,一只眼不小心射瞎了,而另一只眼也有些隐隐约约看不清。 用手去碰那被射穿的眼睛,满手的血,还没反应过来情况,抬头模糊看见眼眶发红要哭的兄长,连忙安抚笑道,“兄长,别哭,没那么严重,可能明日就好了。” 很可惜,这个明日永远不存在,从此之后,便用上白布蒙上自己的眼睛,虽然另一只看得见一点,但好像没多大用。 “师傅,时候已到,几日后我便去参加殿试。”宋珩缓缓道,放下手中的笔,再一看,纸上已是满页端端正正,一字不漏的文章。 老者手里一顿,放下书本,拂了拂胡子,满意盯了盯这篇文章,再看了看宋珩,犹豫道,“可是,你…这眼睛…” 还没说完,便被宋珩打断了,他站了起来,看不见高处,却向往高处,“寒窗苦读十年,振兴家业在望,师傅,你教过我,君子之道,不言累、不言丑、不言耻,这一趟便让弟子自己去试试吧。” “好!不愧是我教出来的弟子,有志气。”浓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摸了摸白须,沉声道:“为师呀,就喜欢你的纯粹、正直!” “家父为了我,把先生大志,困在弟子这里,属实无奈之举,等我功成名就,来日方长,厚礼谢恩。” 宋珩跪左膝,双手按地,连叩三下。 老者爽朗一笑,摇了摇头,“起来吧,青年辈出呀,等你出了茅屋,下了山,我就好生休养,不同你们这些心眼玩弯弯绕绕。” 宋衍起身拍了拍白衣上的灰,嘴角微微地笑了笑,并未回应调侃,如果他那双眼睛还在,一定会跟着笑。 下了闭关练习的书屋,书屋建在山上,是家父特意为他建的,没有流言蜚语,安静。 可能有点异想天开,瞎了也想望子成龙。 宋衍杵着探道的木棍,半路休息下来,吃着手里的干粮,屁股坐在石头上,但人还是板板正正地坐着,一丝不苟。 吃着吃着小干粮。 啃啃啃啃啃啃。 嗯? 不对劲,虽然看不见,为什么总感觉有一股视线盯着他吃东西。 宋珩皱眉,向周围试探道,“兄台,你可饿了,在下包裹还有,分你一点?” 没有回应。 看来是错觉,宋珩继续啃着手里小干粮。 正在放松之际,干粮刚解决完最后一口,有草从树枝踩断的声音。 宋珩连忙停止进食行为,站了起来。 绕了一圈,转了转,没有察觉到人。 那声音又响了一下。 宋珩头一偏,耳朵下意识抖了抖,一只手紧握木棍,做出防御行为,“是谁!青天白日,鬼鬼祟祟,有本事正大光明出来见一面。” “你吃东西好像只仓鼠,鼓鼓的,好神奇。”一道清脆声音突然在耳畔响起。 这声音是个姑娘,而且和他靠得很近。 宋珩瞬间捂住有点发热耳朵,远离,疑惑,不知道这位姑娘为何要这样的奇怪形容他,开口问道,“你是谁?” “我是谁?看你是个瞎子,本姑娘就不计较了,现在我告诉你,我叫林千千,大林王朝的长公主,当今圣上最得宠的嫡女。”林青玉带着一点恶趣味回道。 原来是一名公主,宋珩心想自己是何德何能,荣幸碰见一面,还如此不尊敬,真是无礼,实在该死,非君子所为。 “抱歉,是在下冒犯公主了。”宋珩礼貌地收回了防御行为,双手鞠躬,真诚道歉。 看他这副恭恭敬敬,林青玉便想逗逗他,漫不经心道,“我说我是公主,你就真认为我是公主了,真是个榆木脑袋。” 宋珩:“………” “公主说笑了,你既然敢这样说,我就敢信,都是一个掉脑袋的问题,对吧?”宋珩反驳道。 林青玉突然觉得这瞎子还有点意思,也不傻,“我问你,你叫什么名字?” “公主,在下姓宋,单名一个珩。” 宋珩? 眉头一挑。 这个名字很有名啊,宋相之子,天赋异禀,正人君子,谦谦少年,怎会到这荒野之地,还沦为瞎子。 林青玉假装微咳了两声,“话说,本公主今日本是上山求佛,底下的狗奴才办事不利索,这不,叫他们在山下等待一个时辰,便上来接我,可现在也没见到人影。” 求佛? 奇怪,这山上何时又新修了一座庙? “宋珩,世人皆知你通情达理,你认为这些狗奴才是鞭尸、还是腰斩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