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2节 (第2/2页)
的香味馋死了附近的街坊们,他们往日和杨氏交往不多,倒不好意思上面去问。可照儿在家里住了两天,一日三餐都变着法子多好吃的。连带英儿出门玩耍,都捧着一碗奶油布丁,上面还烤出焦糖,香死个人了。 隔壁的春花馋嘴,问道:“英儿,能给我尝两口吗?我拿樱桃给你换。” “可以。” 英儿点点头,收获了一兜子果子。 另外一户人家的朵儿也想吃,小声地说:“我拿两棍子饴糖,和你换吗?” “行。” 英儿又得到了绞得发白的麦芽糖。 直到照儿回去刘家村,这一带的居民才恢复了安宁。英儿没了好吃的,她以物易物的小生意,也宣告停业。 从奢入俭难,没了好吃的,英儿连看《三年幼儿园五年模拟》都提不起劲来了。她拉着杨氏的手,提议道:“阿娘,你也做好吃的吧,这样我可以拿去换哩。” 杨氏是个宠女儿的,一拍板就答应下来。她的死鬼老公武士彟是个木材商人出身,杨氏对于做买卖倒不嫌弃。她征得太上皇后夫妻俩同意后,用了李渊炖羊rou的方子,专门在家卖羊rou煲。 她家的羊rou口味好,rou量足,深受附近人家的欢迎。后来甚至发展到,谁家做宴席没有武家的羊rou,就是不体面不丰盛。 杨氏貌美,即使在炖羊rou的油烟气当中,也是美的。她自称夫家姓武,眉眼妩媚动人,有爱美之心的男顾客给她起了个称号,叫做“媚娘”。 几年后,“媚娘羊rou”的大名,传遍了长安。人人都说,长安出了个武媚娘,老板娘炖的羊rou汁香味美,可谓是一绝。 那武媚娘生得如何? 眉横烟翠,眼露横波。樱桃口浅晕羊脂,春笋玉手拨羝rou。乌鬓不染膻气,左手调羹;衫袖暗藏大料,右手装盘。锅内浓烂,此味香浓。尽教华元去寻羹,疑是文君改卖羊。 小剧场 李渊:“媳妇,最近城里出了个武媚娘!” 萧依依:“照儿不是在我们这儿吗?莫非我们找错人了?” 李渊:“是照儿他妈,她靠卖rou成了武媚娘。” 萧依依:“啊,她不是去开小吃店吗?怎么改行了?勾搭上李世民了?” 李渊无奈脸:“你啊……满脑子黄色废料。” 第107章 冬至这一日,李渊推了宫中的宴饮,猫在家里吃馄饨呢。 如今他年岁越发大了,按照古代的标准来说,是妥妥的老人。便宜儿子很少管他,他便任性起来,干脆不出去参加冬至的君臣聚会。 在大唐,皇帝会在冬至这一天在长安南郊祭天,并和大臣使节们吃吃喝喝搞大派对。长安的政府官员还有长达五日的假期全国普遍放三天,皇帝说不定还会出台一两个赦免犯人的诏令,以示仁德。 可这些都和李渊无关,他谢绝了便宜儿子的邀请,没有回宫。 他跟萧依依说的是:“酒席有什么好吃的,我连人家大臣叫什么名字都不认得,去多了得露馅啊。”更何况,他不和大臣贵族联络,李二心里说不定更高兴呢。 于是,在外人眼里被软禁的太上皇,实则和家人一同,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吃喝得挺开心的。今年多了一个新成员照儿,萧依依才发现原来养了一个女儿,是这般好的事儿! 照儿体贴,会帮着包馄饨。年轻人学得快,包的馄饨又快又好,一眨眼一枚精巧的馄饨就从白嫩的手掌落在了盘里。大胃看着爸妈jiejie都忙起来,早早就主动申请帮着干活。 还别说,小男孩继承了李渊的好舌头,调的馄饨馅儿可对味了。 大胃握着小勺子,认真地往装馅儿的大盆里加了豆酱和料酒,又把切好的葱姜沫倒了一小碗。李渊向南边的商人高价买来了晒干的紫菜,大胃创新地加入了这一味海产,也泡发了一小把紫菜,放进去馄饨的馅儿里面。 小孩的奇思妙就是多,放了紫菜,还觉得意犹未尽。他思考了片刻后,又选中了厨房里的木耳,泡了一把切成碎,拌进去馄饨馅里。 木耳是附近的山里摘的,一个个如同铜钱大小,口感柔软嫩滑,在民间有“老鼠耳”之称。大胃很精通这种食材之间的运算方法,这般加进去,应该不会难吃的。 刚包了两个,他就让jiejie帮忙煮熟,尝尝味道。照儿和他各吃了一枚,新口味的馄饨也不赖嘛。 “唔,这个味儿好鲜。”照儿眯着眼睛认真回味,给出了高度评价。 于是,冬至这一天,家里就一改以往的鲜rou馄饨配方,改做大胃强力推荐的紫菜木耳馄饨! 为什么今晚吃馄饨呀? 李渊和萧依依也不知道缘由,不过在大唐这儿的风俗就冬至吃馄饨。他们用最好的银丝碳烧了个小火锅,打算把馄饨煮着吃。这会儿天寒地冻的,吃点热乎乎的馄饨,又滑又嫩,想想都暖到心窝子去啊。 照儿的馄饨包得又快又好,惹得大胃也手痒痒的。萧依依看出了儿子的心思,揉了糯米粉的面团,熬了红豆的馅儿,哄道:“大胃,来帮我包汤圆。” “来啦,来啦。” 汤圆只要把糯米皮包着豆沙馅,搓成圆形就行。这样的活儿难不倒大胃,小孩每包好一个汤圆,把汤圆举到阿娘的面前,尽是一脸表功的神情。 李渊看得好笑,小声地跟萧依依讲:“现在你还能用汤圆哄他,长大了就不好哄了。” “长大了还是我儿子。”萧依依憧憬地畅想未来,“大胃以后给我们生了孙子,家里就更热闹了。小五那姑娘也不错,听说前几日大胃还给她写信呢。” 不过现在想这些还太早啦。 外面的北风呼呼地刮着,屋子里暖意融融。李渊煮了一大锅酸辣口味的汤,打算用来做煮馄饨的底汤。天气冷,就爱吃口辣的,在这个没有辣椒的年代,他放了少许胡椒、花椒、生姜进行调味,大家都欣然接受。 米醋的酸味不呛人,却非常开胃,光是一股味儿就足够勾人食欲。为了煮出想象中后世的红色酸辣汤,他还加了红苋菜和猪大骨一起炖煮,看着也不错。 熬到红色的油花浮在汤上,小火滚出酸酸辣辣的滋味,再倒进去一盘馄饨,美味的时刻即将到来。 “快,快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