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全文 (第1/1页)
亲Ai的,你睡着了吗? 你小小拳头握着细细长长的笔杆,而头,已经慢慢慢慢,快要垂到桌上……或者,是我误会了。其实你正专注地盯着习字本上的空格子,要把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的大字,一丝不苟地刻划进去? 正解应当如是。第一眼看到这张照片的人都会噗哧地笑出来。每个人都以为你是上课打瞌睡。但请仔细看!从照片上可以辨认得出,你握住笔的右手强而有力。如果睡着了应该会把笔松开,因此你只是趴着写字呢。可能这些看了照片的大人们,自己才是曾在课堂里偷偷睡觉的小猫吧。 座位在你後面的孩子就和你不一样。虽然照片里相貌模糊些,但她的确发现了拍摄者的镜头。这麽说来,拍这张照片的时候,老师人呢?可能不在教室里。这节可能是自习课,让你们自己写作业。所以你才被b着──没错吧──练习写那一个个无趣的生字。 一九四三年,台湾推行六年国民义务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读小学。而你,便属於是其中的一员。你身上穿的应该是长袖衬衫式的校服;但你後面的nV生却是穿着短袖的便服,这是怎麽回事?我问母亲她的小学时代是否需要穿制服,她说:「当然要!」照道理,全国应该都是遵守同样的法规,金门也该不例外。那个年代连发型都要规定,离「自由」穿衣打扮甚遥远,真相或许要坐时光机器回去才能知道了。或许当时各家庭为孩子们张罗衣服仍有困难,故执行上各地方学校仍有弹X。 谈发型或许更令人伤心,nV生留的是「清汤挂面」的发型,男生当然是剃成「小平头」,无论哪边都只具有方便整理、省时省钱的实用X而缺少美感。「富过三代,才懂穿衣吃饭。」幸好没过多久时间,台湾经济起飞,西洋风味的「时髦男nV」出现了! 嚯哟,真是不好意思,差点忘记你应该与我父母差不多年纪才对。接下来的历史发展你一定b我更为清楚。至於我国小读书的时候呢,说实话,小学开学第一天并不太有趣,家长们挤在教室外头,隔着窗紧张地看着孩子的表现。老师不停地问问题,许多同学举手抢答,我总想不出答案心底紧张得很,而父亲在外头脸sE越来越沉…… 接下来的日子也是玩乐b读书有趣。小学校舍是四层楼水泥建筑,外面看起来灰蒙蒙的没有任何装饰。一年级学生的教室理所当然全都位在一楼,这很方便我们下课马上跑出去玩。教室靠门的这一侧,出去之後是平坦的、什麽都没有的水泥地。地上划着躲避球场的线,这里是高年级生打躲避球的地方,没有中低年级生的份。要玩球,自己找其他空地去。教室的另外那一侧,可以从窗里看见许多的游乐设施。那是低年级生专用的。虽然中年级生不会赶人,但他们「长大」之後就不再对这些溜滑梯、跷跷板之类的有兴趣了。刚进小学的头一两年,只能说对读书没什麽记忆,但是一打钟就转身冲进游戏场和大家玩,这点绝对不会记错。 我想起来一件和写字有关的事儿了。我小学一年级的导师是非常严格认真的人。虽然回家功课只是写些简单的生字、部首,但她一定要我们写得方方正正的、笔划不能随便,否则便要吃「丙」。父母则会大发雷霆!不知道是教育之功效还是发生奇蹟,我小学一年级的生字真的写得如同印刷T般端正。遗憾的是二年级换导师之後,老师对字的美观没要求,每天不管怎麽写都能得「甲」,那还何忧何虑?於是写作业变得「如鱼得水」,从此美感「一落千丈」。 不知道你的字,後来写得美不美?至少,坐姿要端正、背要打直。不然还会近视眼。我是在小学四年级时患近视的。当时,似乎一开始只是「假X近视」,每周爸爸会带我到眼科诊所去点眼药水。後来「确诊」了,我也只是很高兴,可以和哥哥们一样戴眼镜了!戴眼镜,对小孩来说是变成熟的标志。当然这种想法本身就不成熟,只是对身边美好事物的向往。 不用说,我读国小的时候当然没有网路、手机、平板、电脑这些东西。而我又应该是个整天在外头野的「户外派」,在家里的时候,看电视的时间都有规定,写作业时mama在旁边盯着。那怎麽会近视呢?这个记忆的空缺拼图,我花好久才想起来补上。连我自己都不能相信──小学的我,也曾经非常喜欢看书! 我们国小每周有分组活动时间,我选择到图书室听故事。图书室和一般教室不一样,里头铺了地毯,大家得先脱鞋才进去。老师每周会拿着一两本绘本,一边带我们看图,一边说故事给我们听。当大家坐在地毯上听老师说故事的时候,会有两个男生在後头兴奋地跑闹飞踢……其中一个就是我。但,最後总还是乖乖听故事去。老师在课堂最後会鼓励我们借一本书带回家读,这就是对我而言贵重的课外读物来源。为了要能尽量撑一个礼拜,我都选择厚的、字多图少的书。不知不觉,似乎b同学们识了更多字词成语。近视大概就是一个人在房间读课外书时脱离了mama的监视,姿势不正确所导致。或躺着读,或趴着读,大概与你这写字时慵懒的姿态有几分相似。你後来也近视了吗?後来,你有没有喜欢呢? 金门总是予人「战地」的印象,其实书香也早与民同在。金门於一九五一年已设立金门县立图书馆。现在有文化局图书馆、金湖镇图书馆、金沙镇图书馆、金宁乡图书馆、烈屿乡图书馆等;当然,还有国立金门大学之图书馆屹立於此嘉惠学子。和我一样喜欢去图书室借课外读物、听老师讲故事的小朋友,一定代代络绎不绝於金门吧。即使是战时的金门,愿你的青春岁月,有书相伴。 历史若由後往前翻页,往往令人觉得不可思议。以《四书集注》流传後世之大儒朱熹曾二度亲来金门、办设书院;金门出身的进士也多达四十四人,有进士墙与博士壁为证。虽有海为隔,但不曾影响人心向善求学。 再翻几页吧。从二○二○年到一九六○是一个甲子,再往前数一个甲子的岁月,便跃入清朝的尾声。清朝的时候,常常是由金门在地乡绅出资,从福建厦门延请「先生」来本地教书,即办乡校或私塾。先生所授科目和在大陆并无不同,读古典汉文、习字最为优先。「天地──玄h,宇宙──洪荒。日月……」童蒙们有口无心地跟着私塾先生朗诵,先生要求默背,背不出就打。顽童们被家长纠着辫子来拜师,他们却只想在田间抓蜻蜓……新式教育改变了教科书的内容,恐怕无法改变孩子们的天X。但新制度确实重要。或许你并不知道,nV孩子能上学识字,在不久之前是多麽难以想像的事呀。即使在台湾本岛,也不是每个男孩、nV孩都能有钱有暇去学堂念书的在台湾更有进汉塾或日本新学校的问题。如何,这麽说能稍微振奋起你的JiNg神吗?我想你是隐隐约约知道的,从你的眼神,我知道你一定会把老师所教的每个字都整整齐齐写进生字簿的格子里。你一定是个努力的好孩子。 金乌月兔竞逐,人间沧海桑田。金门县早就从战地、军事基地转型成为旅游观光景点。不只台湾人旅游,从厦门要来,透过「小三通」也很方便。不只商业、文化的交流也很频繁。自一九六八年起,台湾全面实施九年国民义务教育。经过长期推动接下来是十二年国民义务教育……亲Ai的,你睡着了吗?呵,可Ai的孩子,睡吧。我们都盖着同一张历史的大被子,在台湾做着美好未来的梦。 失礼了。原来不知不觉间我们已回到二○二○年。晚辈不该再打扰您,请好好安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