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满金银的四姑娘死了 (第2/3页)
成了心里忘不掉的事了 婚后的堂叔扛起了满金银铺子的担子,父亲也如母亲所愿终日待在家中了 而她与王氏住在了同一屋檐下,王氏却甚少出屋门,进进出出的最多的是祖母吩咐着厨房做的些养胎的汤药 偶有见过几次,王氏说话轻声细语,面庞清秀,格外的惹人怜惜,因是异乡人,所以面相似与她更有些不同,鼻梁更高些,眼睛更凹些,瞧着也更美貌些 每每至此,她便自卑地低下头去,她面颊长满的小斑点总是会惹人指点 王氏与堂叔站在一块的时候也不怎么说话,大多时间都是静静地待在堂叔身侧罢了。这是不是书中说的相敬如宾,她不得而知 只是,父亲与母亲,堂叔同王氏,亦如此 换作她与堂叔在一起时,堂叔同样话语不多,但她却停不住地说话 那时候的世界特别安静,没有现在这般嘈杂,衬托得她特别叽喳特别开心 堂叔会带她寺庙听经,在她耳边轻声解释佛文上她不识的字,怕吵着别人讲的特别小声。不知是她年岁太小亦或者是堂叔的声音真的太小声了,她其实听得并不清楚 但是她很欢喜堂叔这般与她交谈 忽然间便过了这么多年,她虽在年岁里再去听过佛经多次,佛经上的生僻难字也能读通,却再无当初欢悦雀喜的感觉 子瞻先生说的人生如梦的感觉大抵如此了 母亲曾说她的性子像极了祖母,那是她在顶撞过两位阿姐后方知的 她被父亲狠狠责罚了一顿,鞭打在身上的滋味她觉着这辈子也忘不了,只是被后来一次次的冷落给刷疼了心,到最后她甚至觉着那顿毒打也许是父亲最疼爱她的一次了,至少他那时还知有个女儿需教导 母亲在她记忆中自她懂事以来便不怎么说话,却是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护着她,连思思这个名字也是母亲取得,她不便于问堂叔有什么意义,想来也是寄托了母亲对父亲的念想 她便学着母亲的情分、堂叔的宠爱对人待事处处隐忍 所以,这个世界上除了母亲,也就只有一人会为她说上句话 “她年纪尚浅,你同一个孩子计较些什么了” 堂叔第一次这番说话,是因为她瞧着街上那糖人着实诱人,不过轻轻碰了下,也不知是那糖人没做好亦或者是她力气真大了些,糖人的脑袋顿时就扁平了 边掏出银两边护着她往自己身后的堂叔有些不悦地说着话,好似方才他若不赶来,那做糖人的老板便要伸手打她一般 其实那老板人很好说话,本也无意让她赔偿,只是故作凶恶地骂了她一声 她年纪虽小,却已经看习惯了那些不同脸色代表的含义是什么 她尝着那模样差了点的糖人,味道甜腻极了 许是,瞧在心疼自己的人眼里是容不得一点沙子的 只是命薄如纸,那前半生得到的仅有的疼爱和欢喜转眼便消散了 老百姓大概都是这样的,对于富人的生活总带着羡慕,钟爱于近乎嫉妒地在背后指指点点 她的葬礼上,门口都挤了很多看热闹的人 来来往往一批接一批的人,乐此不疲 “据说这个虞氏是睡着的时候被活活烧死的” “啊?这么惨?” “可不是,半片后院都烧得精光,火旺得半天都红了,怎么扑都扑不灭,等灭了进去的时候骨头都和床板粘在一起了,黑糊糊地都分不清了” 人群里一阵唏嘘,却甚少觉得惋惜 众人都知道,满金银家大当家虞江辉虞大爷一房正妻生下男婴却难产而亡,连带着男孩也没能活过足月 满金银家大业大,自然是后娶了一房妾室余氏做填房,可惜妾室连生三胎都是女孩 所以思思虽然明面曾经是满金银的四姑娘,却也只是填房所生的三女儿,自是无宠无爱的。 自此虞大爷的身子也一天不如一天了,索性便断了生儿子的念头,逐渐将满金银交给了自己的弟弟虞江浩虞二爷打理 大概是天意弄人,二爷成亲一年夫人生下第一胎后也过世了,不过好在留下了一个儿子,也算是虞家的独苗了 “成亲了这么久也没见吴家有个一儿半女的,怕是这虞氏同她母家余氏一样……” 围着的人群降低了声响,没将最恶毒的话语说出口,也算是对死者唯一地尊重了 “吴家若不是看在她母家的名号早就该娶填房了” “当初肯娶她也是因为她母家啊,不然吴家怎么会买得起这大宅?不过说到底不是为了钱谁愿意天天对着一个满脸麻子的丑妇?” 话语间庭院里窸窸窣窣燃烧的纸钱渐渐变成了灰色,随着风飞扬起来,好像灰色的棉絮一样,轻飘飘地乘着燃起的火焰跃过屋檐,去往了更远了地方,人群里的那些恶言恶语也就逐渐听不见了 葬礼办的很体面,和当初她的婚礼差不多隆重,也并不冷清,沾亲带故的人都来了。镇上那些有头有脸的人也来了慰问,言语间也满是关怀和慰问 吴家的人跪拜在灵堂前,对待来宾客客气气地接待,不敢怠慢,来的这些人随随便便一户人家都是大人物,吴家当家的吴梁不敢松懈,嘴里朝着来人不停地说道“有心了有心了”,习惯地要堆起笑容时想起今日的场合不便又尴尬地收回了笑容 回身时朝灵堂上看了一眼,摆在那里的棺材沉寂,与近日新装修的大堂格格不入,背后的奠字巨大又刺眼,一阵阴冷的风吹进了他的脖颈,后脊突地感到一阵凉意 “满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