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七章本书第一部进入尾声:第一份工作 (第2/2页)
上,两个小孩有伴一块玩,老任说他妈年纪大了,带了来吃吃馆子饱饱口福……陈主任一笑,说想得美,经费要镇里批,谁敢带家属试试。 晚上一块吃饭的还有镇上的g部,什麽书记秘书主任g事来了五六个,陈主任介绍了一下,不咸不淡夸了几句年轻有为,焦点都在领导身上。开席,倒酒,杨明敏不喝,刚开始倒也没什麽人在意,他们不过是借个由头吃喝罢了。酒喝到一定的状态,就有人要跟杨明敏喝酒,这时候杨明敏拿茶代酒就有人找茬了,什麽领导敬酒怎麽能用茶代,在场有男有nV,就她一个小辈的不喝酒……杨明敏初来乍到就遇到这样的事,她又气又急又怕,软糯X子的她还陪着笑。陈主任解围,让她以茶代酒先敬领导,跟领导说刚来的学生娃,没见过世面,不会喝酒,老任酒量好,跟各个领导碰杯…… 没见过世面,不知道尼采,没读过歌德,没听过交响乐,不知道摇滚乐,杨明敏知道这些人和事不值得计较,整个学生时代,她几乎都没有和校方、学生会g部有过交集,她只要认真学习,做好自己的事,这算是她踏入社会被上的第一课了,这一课让她意识到,文学,哲学,音乐,除了能给她自信,并不能对她的现实状况产生什麽影响,原因在於,她没有让自己处於一个文学和艺术会产生影响的环境中。 老陈让她自己选择,是坐办公室还是去商店,文化馆的作用就是向老百姓推广文化,推广的方式就是卖卖书发发报纸。镇里有几位农民书画家,逢年过节要去跟他们要一些新的作品,写一些采访报导交给县文化局,刊登在地方报纸上。 办公室里有老陈老任小朱,商店里是张燕在守着,杨明敏自然选择了去商店,日常也是坐在那里,偶尔有人来看书买笔还有点事做。这样她就听张燕说了一些事情,以前也有学生分来过,有一年还分了好几个过来,转正後就走了,有的去了县里,有的去了外地,去年来的一个待了不到三个月,档案都不要就走了。另外就是老任想要把他侄nV安排进文化馆的,因为文化水平不够,一直在托关系,一直没办成,所以他对所有分配来的学生都不友好。有了杨明敏一起看守商店,张燕得了方便经常跑出去,跑回家,办自己的私事。 发工资了,老陈在办公室把工资条和钱一起交到杨明敏手里,杨明敏眼睛都直了,她看着就不是很多的样子,拿到手里来摊开,不到一百元。 “这是,工资?”她看清楚了,一目了然不用数,七十二块三。 “呃,这个,是这样的,我们有级别的,有规定的。你刚来,每个月就是这个标准,转正了就好了,转正了翻倍。” “那是多少?转正了?” “有一百八十多。”老陈说,“是有点少,这个工资标准都好多年没调过了,我们也提过这个问题,要审批b较麻烦。这个是这样,你要想,在这里工作,工资是次要的,你转正後就是国家的人了,慢慢做几年,级别上去了,到时候评职称,你们年轻,有本事……” 转正後一百八,不如她买磁带一个星期赚的多。 有些事情她无能为力,b如无法跟h雅莉在一起,她不能改变h雅莉的父母,还有她自己的父母,他们什麽都还不知道。不过,有些事,应该是她可以改变的,b如给自己换个环境。 但这件事她似乎也没有办法,她不能跟家里说,mama要更担心了,何况家里也没有任何办法,家里唯一能做的就是像老家的大多数家庭一样,给她找个婆家把她嫁人,马上满二十岁了,可以嫁人了。 她所认识的其他人就是同学了,她的同学上学的上学,找工作的找工作,自己都一片茫然,何况她并没有多少关系好的同学。 那就只能到社会上想办法,她在这里唯一能接触社会的方式是看报纸,连电视都没有。文化馆有一个好处是能看到很多的报纸,她看到关於一些工厂企业的报道,也看到一些招工招聘的信息,应该还是会有很多路子的,不过,想到辞职离开,她有些缺乏勇气。 给田芳和邓林写信告诉了他们她的新地址,田芳说现在卖磁带,卖书的都多起来,不止这些,袜子,毛巾,衣服,牙刷牙膏……都有高年级的学生拿了到新生寝室去卖,CD,游戏软件光盘也有了。她没有以前赚的那麽多,不过她已经攒下了一些钱,她和mama仍然住在那里,吃穿仍然很节俭,手上有了一点钱,感觉有了保障。另外,有文件正式下达了,学校不再包分配,学生都自谋出路,相关专业的单位也主动到学校来招聘,双向选择。 这才是一种合理的方式,杨明敏可惜自己没赶上。邓林在信里也提到这件事,他鼓励她出去自己找找看,最好是回到上学的省会城市,大城市单位多,工厂企业也多,机会多一些。杨明敏也有这打算,她想等转正了再说。邓林来信後,她仍然用在学校的办法,说这是她男朋友跟她通信。同事张燕已经在打听她的恋Ai情况了,打听她父母兄弟都是做什麽的,家里房子多大…… 几个月後转正了,这时候快到年底了,杨明敏决定在这里待到年底辞职,邓林建议她先不辞职,请假走,找到工作单位了再辞。 家里装了电话,文化馆的办公室有电话,可以和家里通话,第一次拨通电话,是大哥接的,杨明敏叫了声大哥,不知道说什麽,她还不习惯电话这种联系方式。大哥问起了她的工作情况,吃住的问题,她大致说了下,工作很轻松,住在单位,她在镇上买了煤油炉自己做饭吃,同事家菜地里吃不完的蔬菜经常给她拿一点。 给家里打过电话之後,她想到给吴大姐打个电话,她离开学校的时候吴大姐再三叮嘱她写信打电话,不要断了联系,她因为情况不好,还一直没有跟她联系。 电话里吴大姐听到她的声音很高兴:“天天盼着你的消息呢,你在这里的时候天天见面,都跟家里人一样了,你这一走,感觉空落落的,书店里生意也没有你在的时候好了,那时候很多学生应该都是冲你来的吧,我进书也没你会进,你眼光好,又懂得现在的小孩喜欢看什麽,你要是能在这里就好了,你还来不来了,你在那里工作怎麽样啊,我说你回来算了,省会城市工作肯定好一些的,就是不在我这里帮忙了,在一个城市里,也好见面……” 吴大姐一口气说道,杨明敏早动心了,她想的是即使找不到好工作,再去书店也是个不错的办法,守着书店,天天看书,以後有条件了自己开一家……看来自己跟书店是有缘的,在这里上班也是守着书店,她满心欣喜,有了打算,吴大姐的书店算是她的一条後路了。 冬天来了,这里的冬天b去年在学校的时候冷得多,她想要家里寄一床棉被过来,又想着自己就要离开了,太麻烦。下雪後,她在镇上商店来买了一床棉被。 看了邓林最新来的信,她立即给田芳写信,告诉了她邓林信里说的事。邓林说到他今年过年会回老家,他们很久没见面了,想要和她见一面。 和一个男生通信了那麽久,他们已不是当初那麽纯真的少年,他们之间的关系势必也会有一些变化,她是没有什麽,但是说不定邓林会有别的想法,有也是很正常的,毕竟年龄到了,而且他身T残疾,在身边的同学中应该很难会有nV孩和他谈恋Ai,他在和她的通信中也从来没提过恋Ai的事,也没有问过她有没有恋Ai。 那麽,这段友情是要变了吗?或者,是要结束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