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红袖 (第1/2页)
第二十四章、红袖 杀死花剪夏后,骑马折返京城路过苏杭时,韩临见了一场大火。 着火的地界是教坊司,火墙厚得出奇,封着教坊司的大门,难以逾越,外面草席上躺着不少被抬出来的被烟呛得断气的小姑娘,都是很小的年纪。 外头围着不少救火的人,几次想进,都被大火挡了回来。 韩临望着那些草席上的尸体,找人要来一床被,浸了水,不等人拦,便一头扎进了火里。 好在只是初入时火盛,他茫无目的的乱撞,遇见不少的姑娘都已断了气,只得去先找仍有救的。烟浓,呛得两眼流泪,烟熏黑的脸给冲出两条白色的痕迹。 终于,在熊熊烈焰烧得摇摇欲坠的房屋的一个角落,他看见一双望向他的眼睛,活的眼睛。 但屋梁已被烧得咔嚓响起崩塌的声,径直朝屋角的姑娘头顶砸去,韩临顾不上别的,扔下浸水的被子,疾速冲过去,抬臂为她挡了倾倒的梁架那一击。 手臂一阵剧痛,他推臂将梁木抵开,从怀中掏出湿布捂上她的口鼻,单手搂起她,往门外冲去。 韩临将她带回了京城。 外人看来女孩子今年得有十二岁,从年龄上看,不是他的私生女,暂被放到育婴院的婆婆那里,他要到上官阙面前述说一遍杀死花剪夏的过程。 韩临交代完过程,又说他带回来个孩子,叫舒红袖,卖给教坊司的学童,母亲早亡,前年父亲也死了。 上官阙忽问起:“杭州教坊司失火,你怎么只救出这一个?” 韩临道火太大了。 “可不止是大吧,据说着到现在,烧了半座山了都没灭。”上官阙分出视线瞥了一眼他缠起白纱布的右臂:“火烧那么大你还要冲进去救人?” 韩临不言语。 “我的副楼主。”上官阙停住了笔,略歪头,视线上移,:“你得把自己当回事。好吗?” 韩临不说话。 上官阙深深看他一眼,突然道:“待会儿你去刑部,再同那里的人说一遍杀了花剪夏的事。” “为什么?以前没有这道程序。” “这是积压多年的案子,刑部要结案。” 韩临闭眼深吸了口气:“我今天不想去,我得先安置下红袖。” “你今天得去。我先领她去我那里,晚上你过来,我们带她吃顿饭。”近段时间上官阙说话越来越不留讨论余地。 他师兄自做了楼主,分量重,说话行事越来越不容置疑。韩临于私是他不惜一切要救的师弟,于公,是他的副楼主,与易梧桐一般的左右手,都是很亲近的存在。 但就算对韩临,他说话、处事,依旧不容商量。甚至更苛求韩临。 只年初滁州那次不慎中招,韩临就被他说了很久,说尽管半年受伤,你的提防也不该差到这种地步。要是她从口中吐出的是毒针呢? 韩临本不在意,给他数落多了也烦,随口说那就死在山上呗。 谁知本来和颜悦色的上官阙顿时冷了脸,道:“你再说一遍。” 那时正在商量剿一窝洛阳的匪寇,同屋的不止他们两个。上官阙话落,整个屋中原来讨论方案正至兴处的堂主分舵主都噤了声,低头去看冰裂瓷杯、桌面的年轮、自己衣袖是否整洁。 韩临当然不敢应。 后来还是易梧桐抚着箫问:“这会还开吗?” 佟铃铃作为副手在她身侧坐着,早等得不耐烦了,一直在底下偷偷扯她的衣袖。 满屋的人都说话活气氛,话题才又如常进行。 他指正韩临做得不够好的地方,也完全是公事公办的语气。公事公办到都到了有人说莫不成他俩真不合? 楼内文书相关,上官阙只分给远在灯楼的易梧桐,让她一个半月到京城说一次。韩临只接触累人的杀人活,落得一身伤,像个便宜打手。 但谁都知道暗雨楼这名字怎么来的,也不过是提起来一笑的话,没多久就抛到脑后。 韩临比谁都更清楚暗雨楼这名字更改的代价有多沉重,如此,只是沉默,转身去刑部。 刑部韩临来过,认得路,有上官阙给的牌子,一路无阻到了会客厅,问人我要到哪里去做笔录。 他冲进火场救人,眉毛给火燎掉了一半,回京路上新长了些,参差不齐,手臂有伤,还吊着,外加心情不好,脸色很不善。 一年前他到过这里,只是那时是受审那个。不少人因此认得他,也怕他,都躲着。他连问几个,都说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后来兴是通了信,十一公主的亲信出来,问他做什么事? “师兄让我来做笔录,”停了一下,韩临垂下眼:“花剪夏的案子。” 那人很明显地愣了一下,啊了一声,引得韩临抬起眼,问他:“怎么了?” 那官员很快地收了表情,说知道知道,您稍等,我去同十一公主说一下这事。 韩临皱眉:“我做笔录,通知公主干什么?” “多日不见,同你闲着叙叙。”他们话正说着,只听含笑清脆的声音自屏风后传来,话罢,一体态匀称的华服女子自屏风后走出。女子淡妆,挑眼,鼻唇平缓,秀如初唐的佛像,看上去二十五岁上下,给那官员使了个眼风:“你继续回去做事。” 上官阙带韩临见过十一公主,两人算不得熟,只称得上认识。 韩临收回眼,也没说什么客套的话,站起身来:“只做个笔录而已,用得着这么兴师动众?” 十一公主这些年名声在外,都是杀伐果断的形象,毕竟回娘家时奉上丈夫人头和领地地图,可不像是长着这样一张佛像面孔的女子会干出的事。 “唉,朝廷嘛,免不得程序多。况且你这次是替我做事,我也想听听这事的过程,解气。”刘宜晴毫不见外地两手推着韩临的肩往外走,“正巧今儿我有个事,得托你师兄去办。父皇说秀儿上次涂的香粉好闻,秀儿求我再弄来点,那是我之前管你师兄要的,你回去同他说说……” 重述那个雨夜时,韩临多次停口,只颓坐着出气。回忆像把刀,把十多天来因记忆模糊而愈合的伤口重新割开。 刘宜晴目送韩临带着鲜血淋漓的伤口离开,翻了两下刀笔吏呈上来的文书,递过去:“随便找个地方放吧。”待刀笔吏也离开,门阖严了,才又道,“出来吧。” 有人笑了几声,接着暖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