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华艳情史(男男宫斗)_20 毓臻宫的旧主人(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 毓臻宫的旧主人(下) (第2/3页)

没有了。在这之后,他变本加厉,就像只猎犬不断嗅着宫内嫔妃的气息,谁有身孕,便咬谁。

    曾有一位俪嫔,被诊断怀了双胎,装病躲在宫中六个月,后来因为肚子太大,到底是没藏住。冯臻知道后,气势汹汹找上门去,用金簪去戳俪嫔的肚子,还勒令他每日只许吃一餐。四个月后,饱受折磨的俪嫔产下双胞胎,只是两个孩子先天不足,身体羸弱,而且脑子显然被那乱针伤到,直到六岁还不会说话。

    这种情况越演越烈,以至于大家都不再渴求子嗣,但求活下去。

    珑帝是知道这些事的,本来是想严加惩处,但在冯臻三言两语的蛊惑下,竟改了主意,宣称不需要其他皇嗣,只要他们两人的孩子平安健康便好。到最后,干脆再也不发嗣药。

    又过了些年,珑帝打猎不慎摔伤,卧床不起,应皇后失去珑帝倚仗更加无力应付,整个内宫就真成了冯臻的天下,他开始彻底放飞自我。

    有人做过统计,从珑帝受伤到痊愈的一百四十六天里,被冯臻以各种罪名杖毙的宫人多大八十六名,平均每隔一天就会有人惨死杖下,甚至有时一天就能处死十余名。而这仅仅是慎刑司明面上的记录,还有更多的人被无缘无故请到毓臻宫,继而永远消失。

    那些日子里,他除了到银汉宫侍疾,就是待在毓臻宫后院行乐。

    用别人的痛苦娱乐自己。

    他曾在后院铺设一层细沙,刑场便设在细沙之上。他公开表示,那绽开在细沙之上的鲜血是人间最美的画卷,他为之迷恋流连。他最喜欢的一件事便是一边品酒一边看绑在刑柱上的人在长鞭之下哭嚎,那悦耳的声音在他看来不啻于帝王的爱语呢喃,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珑帝不能日夜陪伴他的缺憾。

    他还曾自创了数道酷刑,每一道都让人生不如死。其中最有名的也是他最喜欢用的是名为相思锁的刑罚。行刑时将人吊起,用铁钩从谷道穿入,勾出一小截肠子,然后将一把铁锁挂在肠头。此时,受刑人通常尚未咽气,只有等到铁锁将肠子彻底坠出时,受刑人才会痛苦地死去。而这个过程一般需要两天两夜。他用这道刑罚一次性处决了曾被珑帝临幸的十三名宫人,当时的场面惨绝人寰,就连负责行刑的两名宫人也因受不了良心谴责而在事后选择自杀。

    应皇后怀着巨大的恐惧把这件事呈报给还在养伤的珑帝,得到的答复是,禁止任何人提起这件事。

    那时,宫中到处弥漫着血腥气,后妃们无事绝不出门,六局的人更是活得战战兢兢。因为皇后的不作为和珑帝的默许,冯臻已经成了实际上的管理者,这让所有宫人们每天都生活在恐惧之中,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触了淑贵妃的霉头。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已经不再奢求佛祖保平安,而是保佑能够痛快地速死。

    如果说之前这些都是小打小闹,那么后来活剥人皮的事则把这种恐怖推至顶点。

    具体情况已经不可考,因为目睹那场惨剧的人不是吓疯了就是被当做帮凶被处死。唯一能确定的是,可怜的受难者是毓臻宫管理库房的宫人。咸通三十年的某天,冯臻心血来潮要清点库房,随即发现有些东西不翼而飞,其中就有一款红玛瑙灯台上的蝉衣灯罩。那是一件需要无数道工序才能获得的轻薄透亮的艺术品,比玛瑙灯座还值钱,也更容易夹带出宫变卖。虽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灯罩是被库房管理员所偷,冯臻依旧对在库房当值的三位宫人施以酷刑拷问。

    三个宫人坚决否认此事,愤怒的冯臻决定用他们的皮给红玛瑙灯台补一个灯罩。

    于是,极度血腥的一幕便在毓臻宫后院的细沙之上开演,据说那撕心裂肺的惨叫让全程观看的冯臻放声大笑,拍手叫好。而那些血淋淋的人皮竟真被他冲洗干净,喷上香水,绘上花鸟,套在灯上。

    当他炫耀似的把灯罩拿给自己的儿子看时,二皇子险些晕过去。

    或许是这可怕的行径已经超出正常人的承受范围,又或许是二皇子所受的教育不容许他继续包庇下去,总之,受到严重惊吓的少年跑向银汉宫将此事报告给了珑帝。

    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珑帝依旧没有惩处冯臻。一方面他把错误归咎于冯臻因吸入过量罂粟花香而每况愈下的精神状态,另一方面他依然着迷于那摄人心魂的魅力,根本离不开冯臻。但是迫于舆论压力,他勒令冯臻思过忏悔,并且禁止他见儿子,害怕那疯狂影响到孩子的心智。

    起初,这种方法起到了效果,对儿子的思念让冯臻有所收敛,宫内又恢复平静,人们的悬着的心慢慢放下来。

    可好景不长。

    借口祈祷和忏悔,冯臻开始频繁出入道观寺庙,谁也不知道他到底在祈祷什么,在那些禅房中的密谈到底所为何事。人们只是惊奇地发现,毓臻宫的罂粟花越来越少了。

    咸通三十四年五月,有人密报珑帝,太子在东宫行巫蛊之术,企图篡位。珑帝震怒,命人搜查东宫,并在太子寝殿的一处地板下方发现了魇胜用的符咒以及珑帝的生辰八字。

    太子被圈禁,东宫上下所有仆从和僚属皆被关押审讯,无数人因此丧命。就在太子百口莫辩即将被废黜的危急关头,一位良心未泯的宫人告诉应皇后,毓臻宫曾出现过与太子魇胜一案有关的符咒。软弱了二十多年的应皇后终于硬气一回,带人强行闯入毓臻宫,将宫殿内外各个角落搜了个底朝天,并在一处夹墙中找到了无数诅咒之物,其中有各种魇胜符咒以及不知名的药丸药粉。最重要的是,有冯臻暗通东宫之人陷害太子的信笺。

    在铁证面前,冯臻供认不讳。

    见到事情闹大了,燕陵冯氏马上出面将冯臻逐出宗族,并恳求珑帝依法办理。

    可是,面对冯、应两家以及无数朝臣的控诉,珑帝还是没能下决心处死冯臻,他太爱他了。在他心里,冯臻就像毓臻宫中火红的罂粟花,致命却美艳绝伦,他早就沦陷其中不能自拔。为了拯救冯臻的命,他搬出祖制,称淑贵妃身居高位,生育有功,不宜处死。接着又称冯臻精神有异,无法为其行为负责。最终的处罚结果是,冯臻无诏禁止出毓臻宫。这种处罚毫无意义,因为珑帝几乎天天召见冯臻,并且经常留宿毓臻宫,冯臻的生活其实没有多少改变。

    珑帝的做法激起更多人的愤怒,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他已被冯臻蛊惑,失去辨识能力。咸通三十五年九月十六日,四大家族联合绝大多数朝臣在天仪殿逼宫,珑帝被迫禅让。同日,太子登基,史称珅帝。

    珑帝成为太上皇,并被软禁起来,终日郁郁寡欢。他思念冯臻成疾,身体健康急剧下降,在第二年开春便去世了。

    冯臻听到珑帝驾崩的消息,痛哭流涕,发疯似的把头发剪掉,投到火盆中焚烧,又殴打服侍他的宫人,弄得毓臻宫鸡飞狗跳。几天后,冯臻请求珅帝再见一面自己的儿子,珅帝应允了。谁也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