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二十一、那你和太一你敢问自己的道心吗? (第1/2页)
叶穆当年是叶家将军府的小少爷,养成一副纨绔脾气,后来造反时做了将军,全凭着一股冲劲、他爹的旧部和皇帝失掉的人心,几百年不带兵自然生疏了,因此乐与飞这样看他他倒也不生气,纨绔脾气上来,只是一笑道: “愿闻其详。” “根据魏河的消息,”乐与飞道,“余庚和李潮生面和心不和,宣城也和李潮生互相利用,而且宣城手里有能克制‘龙吞’的关键,很可能是你们说的那柄笛子。现在是李潮生的关键时刻,他不可能不去处理掉这一层最大的隐患。” “换句话说,他们要内讧了。” “那我们怎么知道?”叶穆问。 乐与飞已经将眼闭了起来,打坐调息,不再回答。 无尽识海中。 记忆之境在宣城面前无限地延展开来,涌动如海。但不同于他人清晰明白的记忆,魏河的记忆之境波涛汹涌,且在目力所及的尽头,有一道通天屏障,似乎断了海流,恐怕就是余庚所说的高人留下的禁制。这情形的确不好找到魏河假死后的那一段。 “魏河,”宣城喊小魏河,“哪一段是你假死后的记忆?” 魏河:“?” “听不懂么,”宣城又换了个说法,“哪一段是最近的记忆?” 这个可以听懂,魏河领他走到一处浅滩上,示意他进去,又向他摊开掌心,意思是拿镯子来。 宣城觉得好笑:“我可从没答应过你吧。” 魏河气得一梗,宣城却摸了摸他的脸蛋,转头融入了记忆之境中。 念青唐古拉山脉,雪山巅。 空气稀薄,太阳好像在玻璃罩子里面,阳光格外灼人,却无法融化山顶的终年积雪。魏河还是简单的一身白衣,似乎也成为了积雪的一部分,龙泉剑寒光如铁,魏河随手甩了两个剑花,归在鞘中,发出一声悠远的嗡鸣,仿佛在雪山之间传诵。 他刚刚练完剑,脸色难得的有些发红,浑身微微蒸出热气,背了剑下山去。宣城悬在半空,静静地看着这段记忆,魏河从他那里死遁之后,再想练剑只能一切重来,rou身虽然换了,可灵魂上的伤痕不会轻易磨灭,曾经握不住飞花的手,又提起了沉重的剑刃,是一件殊为不易的事情。 但魏河觉得这很正常,坏了就重修,错了就改正,不行就继续练习,所以有时候宣城会怀疑魏河是否真的对自己动过心,还是仅仅把他看作他登大道的一场修行? 宣城不知道这是哪一段时间,不过看魏河的剑法、身形,想来是离开他不久,还处在恢复的阶段中。 魏河下到半山腰,日出不久,地气才刚刚上来,从千万年隆起的高原之底蒸腾出了生物之息,野马尘埃也,都缠缠绕绕地浮在魏河身边。他熟稔地掀起喇嘛庙厚重的帘子,看到密密麻麻的经幡、唐卡等从顶部垂下,见人不在,又转到喇嘛庙后的山路上去。 刚来时还不能完全辟谷,天气又寒,喇嘛庙成了小小的庇护所,现在他练剑的地方换到山顶,仍然时时下来帮忙做事。 喇嘛庙的后山他其实不常来,那时候他和老喇嘛语言不通,喇嘛只是冲他摇手,让他不要到后山来。不过今日人不在……他向上走了两步转过一弯,却一愣,只见无尽的经幡捆在一起,中心插满了巨大的箭镞,好像将一条什么东西牢牢钉在地上。这样的箭镞经幡堆几步一座,密密麻麻地延展向上,上面是茫茫吹起的白雾和后面若隐若现的黑影。 又开始飘风雪。 恰在此时,身后的喇嘛庙里传来浑厚的鼓声,一重音一轻音的鼓声,从庙宇中迅速扩展到大千世界,一时间万千雪山精灵纷纷迎合,白雾也随鼓点而微微颤动。喇嘛庙的鼓与大鼓不同,鼓面以牦牛皮制成,整个鼓非常之窄,又缀有层层经幡,鼓声较寻常更显得空灵,而在雪山顶上又仿佛自带着万钧之力。 那鼓声带有非常强大的引力,缓慢、庄严、绵长,是天地间唯一的发声体。 可庙里明明没人——是谁? “咚咚——咚咚——”魏河听见自己的心跳如擂鼓。当心跳和鼓声重合起来的那一瞬间,他清楚地感觉到自己正融化成雪山喇嘛庙的一部分。灵魂轻盈又沉重,风吹过rou体时带起一点点灵魂。 而就在这个瞬间,最后一声鼓响的余韵还未消散,倏然之间,一声白象的吼叫震慑天地!那是真正的吼叫,声音夹杂着风雪奔流在雪山之巅,兼带着众生万相、佛陀庄严。那声音悠长而仿佛有形、粗犷而充满力量,直将人的灵魂撞出rou体去。 魏河一时定住,盯着因象吼声而躁动不安的白雾,龙泉剑嗡鸣不止,似乎有人、有神或者有东西要从里面出现了。他若有所感地拔剑,心里涌起一股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