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想和你一起经过_19.直至不明白也爱、没有用也爱、不需要也爱亦不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9.直至不明白也爱、没有用也爱、不需要也爱亦不止 (第2/2页)

在所Ai的人」白头偕老,但其实本质偏离了「幸福」灵魂命题,恋Ai是残缺x1引的过程,不经思考的恋Ai全都是受到需求所牵引的结果,若有成长则原有的需求填平,必然冒出新的需求,於是「现在的恋人变不符时需」,听着是残忍了些,但这其实就是规律的一部分,导致了世间无数离合。

    要如何不因规律而感到痛苦呢?答案是顺着规律。

    我只是普通的凡夫俗子,面对不可抗力人X,我一芥无知的粗人能做的仅有寻找规律、找到可以接受并遵循的规律,然後选择、遵循,并尽可能让结果得以自洽而已。

    因为困惑,但是不谈就无法明白,於是我需要行动、需要理解,最後才能够得到「我为什麽要谈恋Ai」的答案。

    「我一个人就很好,倒不如说我其实一个人待着的时候最好,为什麽要恋Ai?」这句话里本身就隐含了我的终极需求──「我需要自己好好的」。

    为什麽其实不需要他人,却又对恋Ai、对他人产生了困惑呢?困惑的Y影面意义是好奇。

    为什麽「不需要却得要谈感情」呢?因为困惑、因为好奇、因为我觉得自己不明白,「得要」这个词汇用得并不恰当,因为「因为困惑而产生好奇、产生动力、促成行动」本身就是一种慾望,往下剥开来,更深刻的困惑应是:「为什麽不需要恋Ai却想要理解恋Ai呢?」

    我困惑的是这GU「想理解」的慾望来源,若将这GU困惑投注在某一个人上,直接代换,则能得到「为什麽不需要某个人,却想要理解?」的结果,而将这GU好奇困惑投注於某人身上,不正是俗称的恋Ai吗?

    如何发挥这GU困惑?怎样的人能让我违背本能,继续投注困惑在某个特定人物身上愿意持续恋Ai的过程呢?

    我想,往更深层一点,可以这麽说,我寻找的恋Ai对象的唯一条件是:「谁可以让我心甘情愿的接受自己会成为一个智障。」

    找到一切牵引我的需求并填平,不再如此强烈需要他人以後,我得以自Ai、更明白了如何去Ai,於是问题指向了「为何要Ai?」和「我会Ai谁?」

    属於我这类人的恋Ai命题本身是:「依循感受寻找出茫茫人海里,我心甘情愿为谁成为傻缺神经病。」

    我很早以前就悟出,并在与父亲对谈中验证了一句话:「没有绕开需求以前,你其实根本不晓得自己Ai谁。」

    如今算是对这句话的理解又深一层。

    反面即是解答,能让我持续投注这样好奇的人,必是「不会因为我的需求改变而消失」的人。

    我要的、适合我的恋Ai是不需要也Ai,即便不需要也会惦念。

    Ai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需要,而我要的终极型态则是:不明白也Ai、没有用也Ai、不需要也Ai。

    然後在打出这一句的瞬间我才恍然,自Ai如是,Ai人亦如是。

    我Ai我自己本就即使不了解自己、不论功能、不问缘由,因为我是我、因为无可逃避,所以选择了投注所有的Ai,但求自己平安喜乐,再也没有与此相b更加令我重视之事。

    愿终有一日,我得以Ai人、得以遇见一个人,让我对他付出与对自己相同的Ai,我好奇跳脱了自我本身之外,另一个让我感觉如同宿命一般不可逃避的人会是怎麽样的一个人?我愿意Ai谁像是如此圆满地Ai着自己?

    Ai是功能本身、是需求本身,更是我本身,大概如果有一天这种Ai得以扩及他人,便是俗称,但我并不甚理解的所谓「大Ai」了。

    由衷祷祝、郑重祈愿某一日我会遇见一个人让我受到启发,得以五T投地的带着无限虔敬、无尽感谢试图理解、学会去Ai。

    不论能否遇见我都会如此前行,如果不能,我会好好Ai我、平安喜乐地度过此生,但如果可以相遇,就将会成为生命於我最为隆重的眷顾。

    最难的是相遇,所能做的亦只有珍惜相遇。

    如此明矣,我所能做要做的便只有照顾好身T、圆满地珍Ai自己,等待并珍惜也许不会到来的相遇,只是这样、只有这样而已。

    去实践、去等待、去验证、去理解、去Ai,

    慢慢确认我一点都不需要的你,其实对我不可或缺,

    直至不明白也Ai、没有用也Ai、不需要也Ai亦不止。

    20240119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