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章 6、这里也是战场 (第2/2页)
所19名工作人员,按老弱病残妇幼先行转移的原则,他们中间要走三分之二,但他们没有一人撤离,都留守在自己的岗位,誓与前线将士共存亡。战争打响,他们先后迎接了储波、郑培民、董志文等60多位省市领导同志。他们平均每天接待武警官兵、公安、司法民警200人次,每餐开饭30余桌。由于前线下来的官兵是分期、分批,所以他们每餐开饭的时间拉得特别长,尤其是早餐,从6时30分,一直开到11时。他们还接待了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在这里召开的各种紧急会议数十场,茶水、饭菜保障供应。招待所人手少,工作量大,19名工作人员,没有那一个,没有那一天,不是从凌晨干到半夜,又从半夜干到凌晨。困了,就伏在案板上或服务台上打个盹,醒来又接着干。官兵们一批批地下来,一批批地去,他们总是笑脸迎送,周到服务。所长刘桂平说:“官兵们为了我们建新农场的安危在前线流血流汗,我们如果不竭尽全力让他们吃好一点,睡香一点,那就对不起天地良心。” 有战争,就有伤员。救死扶伤搞得好,就能保证前线力量少减,甚至不减。建新农场医院留守医护人员69名,其中女同志38名。在抗洪期间,他们一人承担了几个人的工作。他们不但不觉得苦和累,反而更加热情周到,更加精心细致。7月20日这天,前线战争惨烈,不时有伤病员送来,到晚上,住院病号51人、危重病人14人、瘫痪病人7人,还有场里一位患心肺病的80岁的老翁,经不起长途转移的折腾,他们闻讯,也热情地将其收留住院。武警岳阳市支队船艇大队战士冯向前,抢险时左脚被划破了一道9厘米的口子,由于他当时瞒着大家,坚持不下火线,导致伤口感染、化脓。后来,被战友发现,强迫其治疗。医生方刚得知事情原尾,深受感动,悉心为其清洗伤口、上药包扎,为了不让小冯溜回前线,他发动病友帮助他监督、看管。晚上8时,全场实施“7.20”行动,所有干部职工、所有服刑人员,全部疏散转移至大堤安全地带。这时,犯人病室有24名重病犯人,如果让他们回到各个管教单位随着疏散转移,无疑给疏散转移工作增添负担,也不利于患病犯人及时治愈疾病,恢复健康。医院医护人员主动承担责任,将24名患病犯人从犯人病室妥善转移到住院部三楼。此时,他们既是医护人员,治理犯人肌体上的疾病,又是管教警察,治理犯人心理上的疾病。接下去的9个夜晚,每个夜晚实施“7.20”行动,他们便每个夜晚都承担了这份额外的繁重工作。洪水回落,已基本恢复健康的犯人们要离开医院,这些昔日的顽石竟拉着医护人员的手流下了深情的泪水。 7月20日一早,全场疏散转移2315个老弱病残妇幼的工作全面铺开。岳阳监狱设在岳阳市区的物资贸易公司、制药三厂接到防汛指挥部副指挥长赵星云的指令,想一切办法,尽一切努力,妥善接待、安排320个无亲友可以投靠的老弱病残妇幼,保证他们在衣食住行诸方面基本得到满意。本身就不过百人的两个小单位,一下要容纳、安置320人,真是困难重重。但他们想到,千困难,万困难,没有前线将士保大堤安全、保大垸安全、保服刑人员安全那样困难。这两家单位的党支部立即行动起来,首先最大限度的挤出单位用房,还是远远不够,接着便发动所有干部职工,家家户户腾房腾床。中午,320个老弱病残妇幼抵达,迅速得到安置,住的亮爽房,睡的干净床,吃的可口饭,喝的清甜水,来时个个愁眉苦脸,此时人人笑逐颜开,深切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和农场大家庭的温暖。他们请防汛指挥部向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的亲人们转告:千万不要牵挂他们,比到了自己家里还要生活得好。一心一意抗洪抢险,保住大堤,保住大垸,早日迎接他们重返家园。物资贸易公司、制药三厂的人们听到这些老弱病残妇幼发自肺腑的话语,就像前线将士打了胜仗一样,露出了惬意的微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