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世界观宗教介绍 (第3/4页)
们会给每人一碗加了盐的水和一块贝壳,盐水是用来喝的,而贝壳则是护身符,那时的人认为这么做可以让航海神相信人类也是海洋的一部分,从而护佑他们航行的平安。 航海神的符号为贝壳与盐。 —————————————————————————————————————————————————— 提亚迦之月的律法神 常有人说墨兰王朝的时代是历史上最好的时代,魔法带来的快速发展让无数乡村变成城镇,过去仅在大城市中才拥有的建筑逐渐变得司空见惯。这让神殿的职责逐渐被瓦解,在过去神殿可以是医院,银行和妓院,而在今天它们大多只为供奉诸神。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律法神的神殿中,这些曾经的法院丧失了审判的资格,律法神的雕像耸立在穹顶下,而脚边听不见祈求公正的呼喊。 提亚迦之月的律法神,又被称为裁决善恶的持剑者和公正审判之神,她司掌正义,审判,法律和斗争。律法神在画像中是一位卷发女性,她的耳畔有一圈扎成麻花状的发辫,半边脸被手中的细剑遮挡。律法神通常以半赤裸上身的形象出现,挺拔且健美,一部分神殿还会在她脸上加上面具遮挡面容,几乎没有完全露脸的律法神神像。 关于律法神神殿的作用至今仍有争议,大部分学者相信神殿在当时的弗兰安肩负着法庭的职责,因为涉及神殿内部的画卷中通常都会画上大排的座椅,中间留有一块空地,而对面则是审判席,这种设计在如今的墨托克也很常见。另一部分学者通常人数较少则持反对意见,认为神殿其实是一种决斗场。决斗派的着名支持者希诺蒙斯在她的论文中指出,画卷中的座椅数量过多,已经超过了一个法庭所必须的数量,而且它们把中间的场地团团包围。因此除非当时的弗兰安人有旁观犯人受审的爱好,否则这些座椅应该是观众席,用来观看决斗。 通过决斗来评判官司在古代并不少见,而且这也与律法神手中的细剑遥相呼应,但是决斗通常意味着一方的死亡,在如今看来是一项非常血腥的残忍手段。过去的弗兰安人或许确实没有那么“文明”,但很难说他们会在神殿内进行见血的活动。在弗兰安诗集中有一首诗写道:“只有诞辰女神,宽恕人类染红石阶。”这指的是只有在诞辰女神的神殿里才会有见血的活动,因为那里时常用于帮助孕妇接生,如果这首诗的描写准确无误,那么在律法神神殿里直接进行决斗似乎亵渎的。 在神殿用途的争议外,过去律法神侍奉者的职务也倍受讨论。可以确认的是他们有一个完善的审判团,肩负着类似法官的职务。比较有争议的点是侍奉者是否也负责治安,因为画卷中有一种头戴尖角帽,身穿黑披肩的侍奉者。不过大部分历史学家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律法神的神殿并非每座城市都有,而且弗兰安有专门管理街道的卫兵,他们都是直接听命于王室的。 律法神的符号为一支天秤,两边分别有一黑一白两个水滴,白色的代表眼泪,黑色的代表血。 ———————————————————————————————————————————————— 安图之月的丰收神 读过许多弗兰安文学和诗集的人或许会以为当时最受欢迎的神祗是活泼美丽的春光神,但事实上真正在弗兰安广受欢迎的是丰收神,一些地区也称他为农牧神,在文学作品中他有一个更常见的称呼:丰饶之主。 安图之月的丰收神,又被称为麦田地里的丰饶之主和农牧民守护者,司掌丰收,农牧业和秋天,在许多传说里,他是春光神的表兄,一个有着卷曲长发,乐淘淘的大个子,脸上永远带着喜悦的笑容。在弗兰安首都的主神殿中,他和春光女神两两相对,在一群严肃无趣的神祗中显得格外显眼。 丰收神的神殿通常分布在乡村,与其他石质或是大理石质的神殿不同,丰收神殿一般是木质的,大门处的廊柱上往往镌刻着麦穗和牛羊的图案。作为最受欢迎的神,丰收神的供奉方式却非常简朴,当地的农牧民会将一部分收成献给神殿,而侍奉者们则会在麦田或是牲畜圈前绘制一种圆形图腾,用于驱赶野兽。这些图腾至今还留存了一部分,从不太完整的图案中历史学家们发现那时候的人们已经掌握了魔法的基础用法。 丰收神的侍奉者通常会在耳后别一缕麦穗,他们的制服一般是绿色,褐色和白色的。根据记载,这些侍奉者会在春夏四处旅行,为其他村镇的农牧民绘制守护他们的图腾,而当秋天来临时他们都会赶回神殿去准备秋天最重要的丰饶盛宴。丰饶盛宴更像是人们在冬日来临前的最后一场狂欢,通常由神殿出资举办,人们在神殿里尽情吃喝,盛宴持续的时间会根据那一年的收成有些微调整,大部分情况下是三天,在歉收的年份有可能会缩短为两天甚至一天,但无论如何,即使在弗兰安有灾荒的年份,盛宴也从未被取消过。 在一些地区,尤其是那些把丰收神称为农牧神的地区,侍奉者还肩负了兽医的职责。从丰收神殿留下的卷宗中记录过侍奉者用草药治疗受伤的牛羊,甚至在虎百合新历12年琉赛石历前288年,布彭地区的侍奉者们还通过喂食羊群受过“祝福”的牧草阻止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过去留下的许多陶罐和锅碗上也会绘制丰收神祝福大地的图画,它们如今都可以在墨托克的博物馆中找到。 丰收神的符号为荆豆花与镰刀。 ———————————————————————————————————————————— 塞坦德之月的狩猎神 在今天,墨托克的大部分森林不是成为了国家公园,就是放任让其自然生长,只有一部分还留有狩猎的用途。尽管这个职业在凯瑞安,巴尔尼塔和莫尔乌斯还很常见,但在墨托克的大舞台上,猎人正在悄然退场。然而在过去的弗兰安,一切则完全不一样,那时猎人到处都是,在每年九月森林里便开始了狩猎的季节,在弗兰安的语言中,这是塞坦德之月。 塞坦德之月的狩猎神,又被称为密林百兽之主和猎人的守护神,司掌狩猎,弓箭和野兽。她是一位扎着发辫的女神,身穿皮毛制成的衣物和兜帽,看着和好梦神有几分相似。在许多画卷中,狩猎神时常展现出不同的动物形态,例如头上有鹿角或是长出狼耳,甚至一些画家会把她完全画成野兽,唯一的区别是狩猎神幻化的野兽体格更庞大,而且身旁围绕着奇特的烟雾。 在神话中,狩猎神将自己的头发制成弓弦送给人类,从此人类学会了制作弓,她又将箭射入森林,教会人类如何狩猎。当时的猎人喜欢把弓弦染成橘黄色,因为这是狩猎神的发色,他们还会将弓箭的尾羽染成淡蓝色,据说这是狩猎神的眸色,意为箭矢能射中任何她目所能及的地方。有意思的是,狩猎神同时也是百兽神,在一些山区的器皿上会有狩猎神为百兽哺乳的图画,从一些残缺不全的书籍中可以发现狩猎神似乎也被认为是百兽的母亲,是她诞下了所有的野兽。因此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为什么她会允许人类去狩猎自己的孩子,甚至还亲手教他们该怎么做。 狩猎神的神殿一般在森林附近,它是十诸神中唯一没有侍奉者的神祗,或者说她并不需要侍奉者。狩猎神被认为是自由的神明,她可以变化成任何野兽的模样在各处来去自如,因此她并不需要人类在一个地方向她祈祷。狩猎神的神殿一般被用作猎人进入森林前的一个休息站,里面除了神像外只有空无一物的大厅。在一些比较富裕的地区,狩猎神殿外还会成为一个小型集市,猎人和武器商人在这里售卖各种商品。 作为猎人的守护神,弗兰安时期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