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番外:长沟流月去无声 (第5/5页)
无意再听,立刻带着一队人一路纵马到了于家门前,只见大门上挂着的白幡还未取下。 “于老爷?”他扣了扣门:“在下孟家二子,特来拜谒。” 半晌,无人应门。 于家好歹算个乡绅,不至于连个守门小厮都没有。孟开平直觉不妙,着急地想要翻墙,正巧手下袁复来报:“头儿,于家还有个后门,那门一踹便开了,不如咱们先进去再说?” 人命关天,孟开平觉得十分有理,于是一群汉子便踹破了后边木门涌入于家院落。 “你家小姐呢?”孟开平揪住一人便大声问道。 那人见他满脸凶神恶煞,还以为遇上了土匪强盗,当即吓得半Si,哆哆嗦嗦道:“小姐、小姐被关在柴房……” 1 孟开平一听立时变了面sE。果不其然,待他冲去柴房,远远便瞧见那于家姑娘的丫鬟守在门外哭喊。 “孟二公子!”当日下聘,这丫鬟是见过孟开平一面的,眼瞅着他突然出现在院中,当即唤道:“快救救我家小姐,老爷要活活bSi她啊!” 如此,一切都已明了。 孟开平救出了奄奄一息的少nV,于家二老也匆忙赶到了,见状暴跳如雷道:“孟开平!你擅闯民宅,好大的胆子!真当徽州无人能整治你了吗?” “徽州不晓得,但在昌溪却是我说了算。”孟开平冷冷道:“在下今日原想来退婚事,还于姑娘自由,没想到竟撞破此等龌龊之事。bSi亲nV以求封赏,这便是于老爷的T面嘴脸吗?” 于老爷神情难看,只瞪着眼骂道:“于蝉是我nV儿,你兄长的妻子,还轮不到你这个毛小子cHa手!” 孟开平抱着于蝉,不顾阻拦大踏步向外走,又嘱人将带来的东西全数留下。 “于老爷,我改主意了,原先的聘礼依旧作数。”孟开平肃着眉目道:“从今往后,她便是我的nV人,我会以兄嫂之礼待她。你既然狠心不要这个nV儿,便当她不在人世了罢。” 孟开平回去后,将此事同沈善长一说,却挨了好一顿臭骂。 “简直是胡作非为!”沈善长踱来踱去,唉声叹气道:“你救她,怎么反倒把自己搭了进去?虽说弟娶寡嫂算不上稀奇,可总归对名声不好,往后你若娶妻又该如何同人家解释?” “有什么好解释的。”孟开平不以为意道:“我已问了于家姑娘,她宁可跟着我也不绝回那虎狼窝去。所谓自缢,其实就是于老头拿麻绳套她脖子上伪造出来的,多亏她命大没Si透,又醒在封棺前,不然早就下葬见阎王了。一招不成,那于老头又想活活饿Si她,机关算尽就为了一座牌坊。你说,这样的娘家还能待吗? “她未嫁夫丧,乡里忌讳这些,便是再嫁也觅不到好人家了。”思来想去,沈善长依旧替他担忧:“要不先这么凑活着罢,总归也不少这一口粮。只一条,你绝不可冒犯于她。先养着她,待日后有旁的好去处,再赠一笔银子送她去。” 孟开平颔首道:“正是如此,我也这般打算的。她同我大哥的婚事原先只靠媒人说和,连面都没见过,但总归有这层关系在,我必定以礼相待。” 沈善长道:“你要思虑的事情太多,郭子兴的队伍已经打到了定远,你呢?还打算独坐高楼、偏安一隅吗? “自然不会,你且听。”少年指着帐外,蓦地感慨道:“从前日日听在耳边的军歌,如今才真正听进了心里去。” 云从龙,风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 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芜。 看天下,尽胡虏,天道残缺匹夫补; 好男儿,别父母,只为苍生不为主。 若非走投无路,谁肯以命搏命?爹娘兄长的仇,乃至于这天下苍生的苦,且交给他来报。 2 “荒废了这么些时日,C练兵马、囤积粮草才是重中之重。外头局势混乱不堪,咱们踏出稍远恐怕就要被打散了,此路不通。”孟开平x有成竹,继续道:“听闻郭子兴帐下有位将领,姓齐名元兴,为人豪义颇具才g,定远便是由他率军攻克而下的。我想,若能与此人为伍,日后定能拿下徽州全域。” “你想投奔红巾军?”沈善长思忖片刻道:“可惜郭子兴此人气量狭小,实非良帅。咱们若去,恐怕会被吞并得gg净净。” 孟开平咧嘴一笑,志气满满道:“眼下局势还不明朗,不宜妄动。” 他要以昌溪为据,壮大队伍,静候时机。气量狭小之人难留将才,他等着那郭子兴与齐元兴决裂之日。 果不其然,仅仅两年后,齐元兴便在老家钟离召集了二十四个好手,主动向郭子兴请辞。至正十五年元月,他带着这二十四名亲信脱离了红巾军主力,自濠州南下。 于是,孟开平看准时机,率领麾下厉兵秣马的万余孟家军,自昌溪投奔而去。 “诸位甘愿舍弃身家相随至此,是齐某之幸。”渡江前,齐元兴对众人誓言曰:“今后不论染血沙场,抑或是成就大业,齐某绝不辜负各位!此情天地可鉴!” “唐时h巢科举落榜,只得黯然离开长安城,走前曾作诗曰,‘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h金甲’。数年后他带领十余万大军攻破长安,天下皆知,敢笑h巢不丈夫!” “今日,我亦有诗一首。”齐元兴高声道。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2 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h金甲。 这一年,孟开平十八岁。 他身后是跟随自己出生入Si的袍泽兄弟,身侧是志同道合的起义将领,年轻朝气的面孔、guntang灼热的鲜血,孟开平遥望远处长江天堑,心头豪气顿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跌跌撞撞走到这里,怨恨也好,b迫也罢,一切都不必再言。 驱除胡虏,恢复中华,原就是好儿郎的志向。 此后,他绝不回头。 —————————— —————————————— 少年一腔孤勇。你将造你的城邦在废墟之上~ 这一章写得很艰难,也担心大家看得艰难。想表达的内容太多,能成功传递几分随缘了。 2 师杭美貌聪慧,无疑值得喜Ai。而孟开平的形象在之前二十章可以说是糟糕透顶,肯定会有读者觉得凭什么委屈nV主啊?但我站在全书的上帝视角,不得不说,孟开平这样的人更难得,师杭遇见孟开平何其有幸。历史上这些少年郎每一个都是天选之子。 我对元末背景还有元军残暴的描写尽量压缩了,南宋人口7000万,元朝统一全国后只剩下3000多万,这是人类历史上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大屠杀。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对当时的汉人来说这是怎样的深仇大恨。 完全不了解明史的读者,看这篇番外可能会认晕角sE。有些角sE后面最多出现只言片语,但我希望可以在只言片语间把形象立起来,尽可能不过分脱离史实~ 祝大家节日快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