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弑师之日:我被七位女帝定为千古罪人》_第四章|旧宅之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旧宅之门 (第2/2页)

乾净了,看起来不过是个从困顿里暂时脱身的远亲。他帮忙抬米袋,垫肩的动作标准,如军中所练──落肩、折肘、走步稳。

    阎寂站在母亲身边,没有吭声。那种不安不是孩童对陌生人的戒,而像是对空气里浮着的一小GU酸味的敏感:不对,却说不上哪里不对。

    镜面轻轻一转,落到巷口。一辆不起眼的车停在那里,车夫戴着斗笠,身形消瘦,手背却生着一层薄茧。他不抬头,只在青年路过时轻轻动了一下缰──那是一个约定暗号,简短到不能再简短。

    镜外,瑶台掌心的天律印微微一烫。她没有看寒鸢,只把目光垂回镜心,声音极轻:“灰,不只在纸上。”

    “在人的指节里,在走路的步幅上。”幽婵接道,“在每一处看似恰到好处的帮忙里。”

    寒鸢的眼里没有起伏。她缓缓吐气,压住x中那点几乎要炸开的燥火,低声道:“观监,再往里。”

    镜面应声落入宅深处。内宅西偏房,阎寂靠着书案,认真地描着「直」「正」两个字,写歪了就擦,擦了就再写。他写到「正」的最後一笔时停住,抬头,望向窗外──对面院子的一角,有人站在屋檐下,背着光,轮廓端正。那人一动未动,像一根钉被打进光里。

    「按定案。」阎寂在镜中,唇动无声地复述昨夜听见的两个字。

    他把笔搁下,指背在案上敲了两下,像为自己定了一个节拍。下一瞬,他收拾好字帖,抱起几本书,转身出了门──不是往偏院去,而是往外宅的帐房。

    帐房先生是个做了半辈子帐的老人,眼皮松、脾气拧。阎寂把手里书一放,笑着叫“先生”,问能不能藉看一册旧账。老人狐疑:「小少爷看帐做什麽?」阎寂只道:「做个题。先生教我认入与出。」老人被这个答法哄笑,骂骂咧咧地把一本旧帐扔给他,嘴上嫌弃,手上却轻。

    镜头掠过帐册一页页翻,掠过阎寂指尖停在某一处的瞬间——“米帐·夜半·支出:无名。”

    「他在找什麽?」人群忍不住又要躁动。

    「别吵。」寒鸢这次没有动帝威,只是把目光斜过去。那一眼,b帝威还冷。

    镜面又落回偏院。青年在与管家闲谈,言词合宜,举止尽礼。他笑时眼角生出细细的纹,与昨日那个「邪笑」并不相同──那是一种练习过的笑,练到每一道肌r0U都记住角度。

    「认得他吗?」瑶台忽然开口,声音没有锋,却像把一条绷直的弦轻轻拨了一下。

    寒鸢没有回头,只说:“认得。”她顿了顿,“名字,稍後再说。”

    她不说,镜子往那里照──照在青年的指尖,照在那只指腹侧面的一道浅疤。疤不深,却极长,像是年轻时被剑脊擦过留下。寒鸢的睫毛极轻地颤了一下。

    “够了。”她第一次把目光从镜上挪开,落向观监之外的高天,“瑶台。”

    瑶台沉默片刻,收了镜光的锐,留了照的明。她懂这句「够了」的份量——不是让镜停,而是让臆测停。

    「阎寂。」瑶台转向圣坛,语气平静,“这个人,进你们府,是你看见後的第一处‘灰’。你当时做了两件事:一,去账房;二,没去偏院。第三件呢?”

    阎寂闭着的眼睫微动。他缓缓吐出气,嗓音还有破碎的哑:“第三件——我把後门的门闩,从内改到了外。”

    镜面应声一转,落到府後小巷。那道不起眼的後门在晨光里安静如常,只有一个极细的金属反光一闪——门闩的轴位被悄悄调了个头。门从此只能从外开。里头的人,动不得半分。

    城外风声一下子静了。太多的人不明白这意味着什麽;也有极少数的人在这一瞬同时屏住了呼x1——**那不是陷害,是留活。**留给谁,不言而喻。

    寒鸢侧过脸,第一次看向圣坛上的人。她的眼神像剔去了所有霜的刀,锋更露、意更直:“你那时就知道他来做什麽?”

    「我知道案要按。」阎寂道,「但我不知道按在谁身上。於是我先把门,替活人留了一扇。」

    瑶台没有接话,天律印在她掌心慢慢冷下来。她抬头,重新把目光交回观监:“再往前一刻。让我们看看,这扇门,究竟给谁留。”

    镜面缓缓推进,穿过狭长的後巷、穿过门缝里那一寸光。外头是早市初起的喧哗,是一辆停在不远处的青布小车,是车旁一个戴斗笠的车夫。他抬了一下头,眼里有一闪而逝的歉意。

    观监在这一帧停住。

    瑶台合上掌:“第四章,到这。”

    她收声时,天边一线淡金悄悄翻过云背。人群像被这抹光晃了一下眼,才意识到他们从一开始,追着镜子的光,竟已走了这麽远。

    ——问证,才刚露出第二层底sE。下一盏茶,要从这道後门开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