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谘商易实录_原来我讨厌的不是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原来我讨厌的不是你 (第1/2页)

    跨年结束,寒流没跟着离开,灰白的乌云盘踞在高空中,已经好几天见不到yAn光了。在这种天寒地冻的天气下,各种负面的情绪也更容易蓄积在人的心中难以散去。

    「心理师,做mama的讨厌自己的小孩是不是很奇怪?」

    个案一坐下来就这麽说。

    「什麽意思?」我问。

    个案这才将手提包在一旁的茶几上摆好,拿下脖子上的褐sE围巾,细心地摺叠好之後放在手提包旁。

    稍微调整好坐姿後她开口:「我讨厌自己的小孩,医生说我产後忧郁,叫我来做心理谘商,我是不是没救了?」

    等等,跳太快了吧!我需要先厘清病名标签底下的轮廓和脉络,先用一个简单的重述和同理反映开始吧。

    「你是因为生产後的状态不太好所以去看医生,然後医生说你是产後忧郁,除了就医用药之外,还建议你来做心理谘商?」

    个案点头。

    「然後你有发现心情不好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因为你讨厌自己的小孩,接着又因为这样的情绪反应更觉得自己不应该,有罪恶感是吗?」

    个案又点头,b前一次用力,看着我的眼神透露出一些像是看见希望的光芒。

    先来一点普同感,「有产後忧郁的母亲并不罕见,也不是每个mama都会直觉毫不保留地喜欢自己的小孩。」

    个案的表情看上去有些疑惑。

    「你讨厌自己的孩子,可能不是产後忧郁的因,而是那个的结果。」

    个案的表情更困惑了。

    「我的意思是说,你可能是因为产後的生理变化导致短暂的忧郁状况,在这种状况之下,看什麽都不顺眼,包含你的孩子。」

    利用专业身分的卫教时间结束,结果是对面的个案把累积起来的困惑变成摇头来反对我的意见。

    「医生也这样说过。可是我对大儿子不会这样,生他的时候不会,到现在也不会,只对小的这样。」

    原来这不是第一个孩子……看来还是先好好收集一下家庭互动资料吧。

    个案今年28岁,与大他两岁的先生和公婆同住,大儿子今年2岁读幼幼班,小儿子刚满7个月白天送托婴。家中经济并不宽裕,因此夫妻两人都没考虑育婴假的事情;标准的双薪家庭,早上出门时将小孩送到学校和托婴中心,下午则由公婆走路去接回来。

    产後忧郁……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总是交织影响着个人,既然有医生给药稳定生理了,个案又说不是无差别地心情不好,而是特别对小儿子有反应,那就做好心理师的本分,好好来看看这层心理效应是怎麽发生的吧。

    蓄势待发。

    然後迎接我的是一连串的碰壁。

    公婆除了帮忙带小孩之外,对个案也没有太多要求,看上去完全没有婆媳问题的影子;甚至对於媳妇的病情,b自己的儿子,也就是个案的先生还要担心许多。

    「我公婆真的是把我当nV儿在对待……」个案停顿了一下,「应该是说进到这个家,我好像才有当人家nV儿的感觉。」

    个案哭了。是忧郁状态的表现,或是刚刚那段话也有加成?

    我把面纸盒往她的方向轻推了五公分,同时按下对她刚刚那段话的疑惑。

    我再问了她和先生的相处,还有照顾小孩的日常模式。

    这麽说虽然有点过分,但是这先生b起一般男X来说,实在是好得有点不像是真的;在个案目前的状况之下,分担了大部分的家事,还会时刻注意个案的状况,一察觉有不对劲就会马上支援,特别是在个案与小儿子相处时。

    「我一直有在试着跟小儿子相处,但不知道为什麽,一看到他就是会有一GU反感涌上心头,耐心很快就会用完。我先生只要一发现,就会叫老大来找我玩,然後他把小的接过去。」

    「感觉起来你们家的人都蛮能够互相支援的,对你的状况也很在意。」

    「这样反而让我更有罪恶感。」个案说,「生老大的时候完全没事,这次生小的才觉得有那里不一样了。本来以为只是暂时的,结果一直没变好。我年轻的时候就因为忧郁症看过医生,所以我知道只要渐渐进入冬天,我的状况很可能会更糟,果然我没猜错。这样我就会想,到底还要多久、要怎样才会恢复?还要这样拖累家人到什麽时候?」

    「你年轻的时候就因为忧郁症看过医生?」

    个案点头,「大四那一年。天气也是这麽糟,一直到快毕业才慢慢好起来。」

    「能跟我说是什麽原因吗?」

    「那时候是因为跟家人的相处问题,毕业之後搬出去住就没事了。和家人久久才见一次面,没再发作过。」

    个案第二次提到原生家庭的问题。

    我有种想要从这里切进去讨论的直觉,但又担心这会让当下正在讨论的亲子相处议题脱钩。

    还没决定,个案就先继续说了,「我先生有时候都会开玩笑跟我说,明明大的b较像他,小的b较像我,看过的人都说小的长得b较好看又好带,不知道为什麽好像只有我的反应跟大家不一样。今天谘商本来他要陪我来的,但我觉得是我自己的问题,想先自己谈谈看。」

    夫妻谘商吗?那也是我在思考的未来可行X之一。但现在更要紧的是,脑袋里彷佛有两条支流从不同地方出发,终於汇聚到了一起。

    「你有手足吗?」我问。

    个案看着我,好像我讲了什麽生难词汇一样。

    「兄弟姊妹。」我说,「你有兄弟姊妹吗?」

    「我知道。」个案笑了。

    谘商首次的轻松气氛竟然是这样产生。

    「我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各差两岁。我只是纳闷心理师你怎麽会突然问这个?」

    「因为你前面提到公婆把你当nV儿,又提到大四的时候因为和家人相处的问题得过忧郁症。」

    「这跟我现在的状况有关系吗?」

    「我说说看我的想法,如果有错请你纠正我。」我看着她说:「你说小儿子长得像你,那他很可能也会长得像你原生家族那边的人,b方说你爸妈,或是你的哥哥或弟弟。所以我才会那样问。」

    随着我的话语一字一字传送过去,个案逐渐露出苦涩的笑容,然後cH0U了几张面纸,静静地哭了一阵子。

    「原来真的有关系吗?」个案将泪Sh了的面纸折了四折捏在手上,沉默。

    那不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