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章 .15| (第3/4页)
顿与伤心,甚至不知道,经历了这样一件事,自己今后要以怎样的眼光来...的眼光来看待她的父亲。毫无疑问,父亲的做法的确是为了赵氏整个家族,在他的心中,只要兰珠当上了太子妃,今后顺理成章成为皇后,赵氏一门必定会更加显赫。 只是牺牲兰珠清白的这个做法,她实在无法苟同。 眼底神色有刹那的黯淡,明珠不自觉地往皇子一席看过去。 萧桓虽行三却是储君,坐在恭熙帝右手方的首位。萧氏出美人,太子的五官面貌自然不在话下。由于与七王是同胞兄弟,是以他与萧衍有三分神似。一个心肠毒辣的人,举手投足却满是温谦有礼,眉眼含笑,背地里十足一把冷刀。 是时殿上诸人共同举杯恭贺皇后,齐齐呼道:“恭祝皇后娘娘寿比南山,长乐无极——” 启华皇后含笑一点头,广袖掩面微微抿了一口杯中的清酒。 太子舒臂放下酒樽,白玉扳指在青瓷杯上磕碰,发出“叮”的一声脆响。瑞王侧目往他看了一眼,含笑道,“今日母后寿辰,邀各望族将嫡女都携入宫中,恐怕是有意为太子择妃啊。” 萧桓听了一笑,“怎么,二兄看上里头的哪一位了?” 萧璟拂手,皱了眉头倾身几分道:“瞧太子这话说的。你我二人是亲兄弟,你的婚姻大事,我这个做兄长的自然得关念几分。什么看上哪一位,这不扯远了么?” 皇室之中亲情淡漠,二王说这话,太子自然是半点都不信的。萧桓微挑眉,四年前这位兄长夺嫡败北,随后便一蹶不振纵情酒色,这些年没少在皇父跟前挨训斥。这会儿过来关心他的婚事,难道脑子清醒过来了,打算东山再起? 可东山再起谈何容易?二王已经大失圣心,根本没有能力再与他抗衡。不过……前几日重返京城的七王却有些棘手。 太子眼底一冷。萧衍战功赫赫,回京之后大受皇父褒奖,朝中群臣也都有争相巴结的迹象,这不是个好苗头。看来,得赶紧想办法对付七王。而孤掌难鸣,他的当务之急便是迎娶一位门第显赫的世家女为正妃,为自己的后背铸一副能挡刀剑的甲胄。 宴饮过半,殿中众人却都没了用膳的兴致。毕竟今日大宴有两件大事,其一是恭贺皇后寿辰,其二便是替太子选妃。第一件已经办了,这第二件估计也等不了多久。 臣工们抬眼,不着痕迹在承远侯同靖国公两桌来回扫视。 其实各家都知道,自己此番极有可能只是陪同走个过场。太子是国之储君,论门第,太子妃的人选只会在赵杨两家中敲定。赵氏是第一世家,长女又生得貌美动人,婚配予太子再合适不过。不过杨家的大妇是皇后的meimei,也自有一番优势。 众人暗自揣摩着,均静静等待帝后发话赐婚。终于,启华皇后含笑开了口,她微微低首,朝身旁的恭熙帝婉声道,“陛下,今日是妾身的生辰,不如趁机将太子的婚事定下来,也算喜上加喜。” 萧尊佑听了抚掌一笑,颔首,“皇后的提议甚好。”说罢看向萧桓,“太子如今二十有五,正妃之位悬空数年,也的确是时候册个太子妃了。” 启华笑盈盈附声,“陛下同妾身真是想到一块儿去了。” “听皇后的意思,似乎心中有人选了。”恭熙帝夹了口菜放进面前的玉碟,挑了眉看向盛渡茗,“皇后属意哪家女儿?说出来,让朕看看皇后的眼光。” 皇后抿唇而笑,视线从女眷一席依次掠过,最终落在一个姿容秀丽的少女身上。杨娆似乎有些羞赧,目光躲闪着微微垂首,一旁的盛夫人却朝皇后勾唇笑了笑。 启华不着痕迹微点头,同meimei眼神上一番往来,终笑道,“陛下,嫔妾以为,靖国公家的嫡女秀美端庄,知书达理,与太子又是表兄妹,自幼相识,正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话音落地,明珠悬着的一颗心总算落回了肚子里,她暗道有惊无险,如此一来,前世的种种也能随之改变了。 与之截然相反的则是赵氏家主承远侯。赵青山面色大变,心中大为懊恼。布局多时,不料竟在最后关头功亏一篑!他蹙眉,转头不着痕迹地朝长女看了一眼。 “……”兰珠心知有负父亲嘱托,不由面露愧色,垂下头,脸色也不大好看。今日父亲原本嘱咐她要去承合殿,谁知半路杀出个二王萧璟,华珠险些被人欺负,她这个做长姊的自然得陪同在侧。她心中愧怍不已,虽不知父亲的计划究竟是什么,可有一点毋庸置疑,太子妃择中杨氏女,必定是自己在什么地方出了纰漏。 明珠将她面上的神色收入眼底,心中霎时涌起莫名的愤怒,握住兰珠的手沉声道,“太子妃姓杨还是姓赵,原本就是皇后娘娘说了算,长姊何须愧疚?咱们都是女流,要争要斗全是男人的事,如何怪得到咱们头上?” “幺宝,你不明白。”兰珠仍旧自责不已,“今日之事,我脱不了干系……” 然而明珠蓦地打断她,“不明白的是你!父亲根本就大错特错!” “幺宝,你怎么能这样说父亲?” “我……” “哎哎哎,”华珠转过头狐疑地看两人,“好好儿的怎么快吵起来了?真是。”边说边嗑着瓜子儿抬了抬下巴,“快看戏。” 1 “靖国公家的?”高位上的皇帝微挑眉,略微回忆了一番恍然大悟,“想起来了,是皇后meimei的女儿,朕记得那孩子。” 皇后闻言一笑,“三娘小时候入宫,皇上还抱过她呢。”说着看过去,“娆儿,还不上前来。” 杨娆对掖双手应是,直起身施施然行至大殿中央。她容颜虽不及赵氏几女,却也是不折不扣的美人,行进之间莲步轻移婀娜娉婷,一举一动都是世家闺秀的端庄。福身见礼,低眉垂首含羞胆怯,也尤为动人,“臣女参见陛下,参见皇后娘娘。” 恭熙帝上下打量眼前的少女,未几颔首,面上露出几分满意之色,“不错,可配予太子为妃。”接着转眼看向盛渡茗,“那就照皇后的意思来。” 话音落地,太子同靖国公一家都起身见礼言谢。如此一来,华璋殿中自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赵家人心思各异,有又气又恼的,如承远侯之辈,也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如华珠之辈,有欢欣鼓舞的,如明珠之辈。 赵幺妹愉悦得很,然而合家的脸色都不大好看,她不好表现得太明显,只好也跟着微微锁眉,粉嫩的小脸上努力摆出愁云惨淡的表情。 七王的目光几乎从始至终没从明珠身上离开过。 她分明欢喜得很,想笑又非得装得愁眉不展,这副小模样很滑稽,几乎令他破天荒生出发笑的冲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