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一场逆天之旅_心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心流 (第2/2页)

球赛竞技的时候,要让自己投入其中的话,找到与自己实力差不多的对手,才是最好的组合。

    接下来的几种面向,所呈现出来的b较是进入心流状态之後会衍生的主观感受。在心流经验中,个人会有一种知行合一(a-awarenessmerging)的感觉,就像武侠中的「意发并进」,面对眼前的任务,如何做的想法和实际行动之间几乎没有时间差距,我们在顶尖运动员和演奏家身上最能看见这种示范,他们透过大量的练习,让身心养成一种反S动作,好像根本不用思考一样,甚至有些人会出现大脑还没反应过来,动作已经先启动的状况,武侠称之为「发在意先」,这其实都是个人在心流状态时,全身心一起合作,超越表层意识速度的结晶。

    再来是在心流状态中会感受到每个细碎行动的当下似乎都会有清晰的目标(cleargoals)和立即的回馈(unambiguousfeedback),这里的目标不是指很大很远的目标,而是非常细碎的,b方说运动员的每一个脚步、钢琴家每一次与琴键的接触、外科医生的每一个动作……极细小的目标会不断得到立即的回馈,让个T不断受到鼓舞或做出立即调整,这样的过程通常也不会被意识到,只会在回想的时候重新品味,因为心流状态的一个有趣之处就在於它会让个T失去自我意识(lossofself-sciousness),这里说的当然不是昏倒的那种失去自我意识,而是你会因为太过投入而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做什麽,当你意识到的时候,就是「回过神来」而脱离心流状态、「想太多」而离开心流轨道了。

    另外不难想像的是,你会感觉到自己全心专注於手边的工作(trationoaskathand)、拥有极大的掌控感(senseoftrol)。然後就是一般人b较常提到的时间感的扭曲(transformationoftime),常见的时间感扭曲是「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或是前述提到的美术系研究生,低头作画,回过神来已经天黑,不知不觉过了个小时;但时间感扭曲也有相反的状况,就是那种以为过了很久,其实没那麽久的状况,这并不是在无聊的课堂上扭动着身T等下课却觉得时间过很慢的状况,因为那一点都没有心流其他面向的特质。心流中的时间感变慢时常发生在「短期间内做了很多事情」的活动上,b方说花式滑冰的运动员,往往得在极短的时间内高速进行许多动作,或是进入心流的上班族在一个上午做了b平常还要多的事,由於一样的时间内塞了b平常还要多的事情,意识便会产生「做了这麽多事情,平常应该是过了多久」但其实并没有那麽久的反差。无论是哪一种时间扭曲感,在事後通常都是给个人带来满足的感受。

    最後一个心流状态的特X是自发X的经验(autotelicexperience),auto=self(自我)、telos=goal(目标),齐克森米哈里将其合并,自创了autotelic这个词,用来说明人们在心流之中会得到一种内在报酬的经验,做这件事是充满了个人的自发X与自己内在的目的;在那个当下,个T不是为了未来可能存在的外在报酬而去做事,纯粹是为了做这件事而做,经验这件事本身就会带来极大的满足感,让人想要一直沉浸其中。这种状态在玩耍的小孩身上最容易看见,小孩子的玩乐就是玩乐,如果有个大人问:「你为什麽要玩?」这对小孩来说是个蠢问题,或者根本不能成为问题,玩乐本身就是目的了,哪有後面其他的?长大rEn之後,我们往往是为了外在报酬而行动,b方说薪资、升迁、成绩、学位……「做某件事本身就是享受」的状况似乎都被排挤到有空的时间才能做,甚至为了外在报酬而做事的观念还反过来伤害了纯真的享乐本质,做某些事情之前习惯问「做这个要g嘛?」「做这个有什麽意义?」拜托,想那麽多g嘛?别当哲学家了,返璞归真当个小孩吧,有些事情做了不为别的,就是为了爽、开心,这麽简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