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七、东征 (第1/8页)
庆功宴上。 觥筹交错,酒液的流光萦动着醇香,每个人都脸庞都酡红。碰杯的声响清脆。 “共庆大胜!” 韩信将酒杯一饮而尽。频频有人来敬,他来者不拒,到最后干脆站起来面向众将喝酒。辛辣的味道从喉咙淌入腹里,在赞美和恭贺中变得轻飘飘。 “将军真是料事如神啊!” “哈哈哈,那章邯完全被将军溜着走,秦国名将,和将军比起来,也不过如此!” “英雄出少年,我汉军有将军,三秦已是囊中之物!” 韩信想说些什么,但是舌头打结,不知该如何漂亮地回答。只好一杯、一杯地满饮,眼里闪动着照人的神采,心中激动像腾跃的火。最后他道:“诸君——” “日后我军收入囊中之地……何止三秦!”他能胜章邯,亦能胜项羽。能取得的,是整个天下! “好!好!”满堂喝彩。 韩信向主位望去,刘邦向他举杯致意,凤眼弯起。 “我信将军。” “这一杯,敬将军。” 韩信脸颊一热,仰头把酒喝了个干净。酒液从杯口滑落滴到衣领处裸露的皮肤,他浑然不觉。刘邦在灯火辉煌处朝他微笑,秦地宫灯华丽,烛光映在镂兽上,将君主的红袍衬出几分雍容。 韩信忽然想到关中朴素的住所。再想到诸侯们的王宫。陈仓在地图上那样渺小,三军的马蹄应该踏过指尖划过的每一寸土地。一次的胜利不够彰显才能,他会用接连不断的胜仗奠基天下均知的英名。攻下各国的都城……为汉王奉上黄金座! 韩信再倒了一杯酒,“这杯,臣敬大王!” 谢大王! 赞声大起,主臣皆欢。韩信摇摇晃晃地跌坐在坐垫上,傻傻地笑起来。 宴会结束已是子时。 韩信自然跟着刘邦入室,刘邦刚转过身,就听扑通一声跪。 “大王……” 刘邦低头看,小将军脸红得鲜嫩,像庭院里开的美人蕉。眼神迷离,怕是醉得恨了。手上还抱着他的腰,仰头深深地望着他。 “大王……” “哎。”刘邦说。 “臣好高兴啊。” “哦?将军打了胜仗,当然高兴。” “不是。”韩信摇头,眼里露出醉酒特有的痴色,“打了胜仗是很高兴……” “壮志得酬更高兴。” “大王不知道,臣等这一天很久了……” “我小时候,臣小时候就在读兵书。” 刘邦心想,确实喝多了,用语都语无伦次的。他没有选择扶起韩信,只是静静地听。 “我祖上是贵族。虽然家道没落了,可我觉得我能成一番大事。”韩信说。 “我不想干那些种庄稼的活,想当将军。然而周围人都笑话我,说我游手好闲。”说到这里,他轻轻哼了一声。“我明明在读兵书,没荒废过光阴。” 简陋的屋舍家徒四壁,窄窗透出白光。他在地上铺着的蒲席上头枕胳膊,注视空气中漂浮的细小尘埃,幻想有朝一日为将,指挥千军万马,纵横天下。 “但是,秦统一的日子,不需要将军。我想着当年白起蒙恬、孙膑廉颇,只好感叹自己生不逢时。” 天色暗下来,点不起灯油。胃部向内蜷缩挤压,带来烧灼般的感觉。睡梦里沙场烟尘,梦醒冷月如霜。理想渺远而又仿佛只要一个契机就能抓住。 “后来终于等到机会。陈胜吴广起义了,我意识到这是乱世的前兆。项梁军路过淮阴的时候,我去投奔他。可他不重视我。定陶之战过后,我又去投奔项王。他也不重视我。好多次献策,没有一次被采纳。我知道,他看不起我这个小小的看大门的折戟郎中。哼。” 许是酒喝得太多,韩信声音有些黏连,听起来还有点委屈。 刘邦拍了拍韩信肩膀,心道没事,项王也看不起我呀。 “于是,我就来大王这里了。”韩信露出笑容,语气变得快乐起来,“当初萧大人追赶我的时候,许诺我大王一定会给我大将军之位。臣其实不怎么相信的,但还是回了汉营。想着如没有回应,便再走一次。没想到大王真的任命我当大将军。就这样把统帅三军的权力,交给了一个籍籍无闻的小卒。” 他跪下去叩首,发冠挨着刘邦衣袍的下摆。 “臣谢大王。” 谢大王信任。谢大王首肯。 刘邦扶起他,温声道,“我只庆幸那时识了金鳞。将军非是池中物,合该率三军。” “韩信,天下都是你的战场。” 韩信眼眶一酸。“大王……”君主的手搭在他肩膀,神色柔和。他吸了吸鼻子,“谢大王赏识。臣高兴还不止这个。” “那还有什么?” “第一次有人能听臣倾诉这些……以前,有再多的思绪,都只能憋在心里。” 刘邦一愣,“将军以前没有朋友可说吗?” “…………”韩信道:“……臣没有朋友……小时候想交朋友,但他们都欺负我。后来长大了,就不想交朋友了,和身边人互无交集。” 刘邦心头一软。韩信小时候一定被欺负惨了。从小到大都没朋友……简直难以想象。那空闲时候干什么呢?一个人独来独往,得有多寂寞无聊啊。 哎,小可怜。 “不过,”韩信道,“也还好了……” 他突然想起,项王军中有个叫钟离昧的将领和他关系还算不错,正准备开口补充,刘邦以为他在自我安慰,便道:“将军无须故作轻松。” “从前真当还好么?” 他摸了摸他头发,“将军一定受了很多委屈。” 韩信抿起唇,觉得好像要掉泪。他从前过得一点也不好。只有大王想到他的委屈。忍不住道:“其实,一开始各位将军也都排挤我,刁难我。” 这话他不该说的,拜将前他默默无闻,对于原候选将军来说是半路挡道。又无战功加身——且不是一路跟着汉王从沛县打过来的,不受待见是理所应当。能不能服众,要看他自己的本事。 可是此情此景,他忽地想诉说了。甚至——显得矫情任性了。 刘邦叹了一口气。 “辛苦大将军。我也知当初他们忿忿……”似是想到了什么,刘邦笑道,“但今日将军大胜,可是狠狠教他们服气了。” “都是些个村野武夫,将军不和他们置气了吧?” 大王还这样哄他。韩信鼻音浓重地说:“没有……臣没有置气。只是、只是随便一提……都是过去的事了,臣现在挺好的。” 刘邦嗯了一声。“以后我不会再让将军受委屈了。” “……” 韩信低下头去,眼泪滴落到手背。第一次被这样安慰…… 大王怎么这么好。明明是他小事化大……那时并没有觉得如何的事,被大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