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7章 封爵、房玄龄也来辩驳  (第1/1页)
    “陛下,最近牛的产量不景气,好多都无缘无故的死了。”    “如果重商的话,臣建议提高牛的产量!”    嗯?哈?    群臣头顶纷纷出现三个问号。    怎么提高?    你跟老牛生小牛吗?    我们搁这说正事,你说的啥玩意?    “少废话,老老实实站那!”李世民亦是无语。    这混不吝,啥时候都要犯下混。    “陛下,臣是说真的,老牛少了,耕不了地,这极其影响农业发展。”程咬金又辩驳了一句。    “滚回去!”    李世民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怒意,破口大骂。    程咬金撇撇嘴。    老牛多产崽也是国家大事啊……    “重商是好事,但实行起来并非那么容易……”    程咬金刚退回去,又站出来一个老者。    高士廉!    高士廉对着李世民躬身后,直指话题重点……    “百姓们都没钱经商,这一政策,好像并不能给百姓带来任何的实惠吧?”    “反之那些大商贾,钱越来越多……”    “就如你之前所说,等百姓都攒够了钱,那都是太平盛世了,他们还何须经商?    群臣尽皆眼前一亮。    对啊。    百姓都没钱经商,又如何富裕起来?    “我想你理解错重商的意义在哪里了。”    魏叔玉依然不紧不慢的回应道:“正所谓先富一批人,再带动一批人!”    “就如我们之前所说,大唐除了种地之外,还有很多人无所事事。”    “而这一批富裕起来的人,就会招工,从而带动一批人!”    “我给你打个比方吧……”    “一个商贾自产自销,以卖丝绸为生。”    “其一、他收购蚕丝,带动了一批养殖蚕业的人。”    “其二、丝绸制成衣服,又带动了一批制衣者。”    “其三、销售衣服、又带动了一批卖衣服的小厮。”    “其中又免不了需要帐房、护卫等一些闲杂人员。”    “细数下来,一个小商贾就能带动百来号人。”    “十个、百个、千个呢……”    “还有那些大商贾呢?”    唰……    群臣都快麻木了。    又被魏叔玉圆过去了。    他们还找不出任何反驳的话语。    “这样也不对!”    高士廉再次摇头反驳:“蚕丝贵、寻常百姓根本就消耗不起,百姓以衣食住行为主,哪里来那么多的东西可以卖?”    魏叔玉凝神思考了一会儿。    “至于这个问题……”    忽然间,魏叔玉抬头看向李世民:“陛下,臣记的之前跟陛下提起过创新之策吧,不知现如今成果如何?”    魏叔玉不提,李世民都快忘记有这回事了。    当即高喝一声:“工部尚书何在?”    “臣在!”    段纶出列行礼。    “距创新之策提出已将近一月,说说成效如何?”李世民威严的开口。    “陛下、自工部发布悬赏以来,共收到近千件创新的物品。”    “工部正在验证之中,其中……”    说话这话的时候,段纶不由看了程咬金一眼:“其中不乏有诸多利国神器、还有诸多惠民的商贾之物!”    嗯?    李世民顿时来了兴致:“利国神器?你确定?”    “陛下,其中最为吸引人的乃是一项名为曲辕犁的发明。”    “它取代了直辕犁,不需要耕牛,仅需一个成年人就能拉动!”    曲辕犁诞生于唐朝    什么?    李世民惊的站起了身。    如果不需要耕牛,就代表着大唐可以开拓更多的地。    就能拥有更多的粮食!    均田制一个成年男子分发一百亩地,是大唐的地不够吗?    不是。    是大唐没有那么多牛!    “段纶,在朝堂胡说乃是欺君之罪,你可要想清楚再说!”    “如此神器,若是真的,我大唐的粮食产量又可以剧增啊……”    “神器降世,天佑大唐!”    群臣们震惊的无以复加,纷纷出声。    实在是这曲辕犁太重要了。    “段纶,可有过验证?”    坐回龙椅,李世民再次恢复成了那个威严的帝王。    “还望陛下恕罪。”    “工部已经测试过,暂时没有问题。”    “不过这曲辕犁事关重大,为了避免空欢喜一场,臣就想多做几次测试再上奏。”    段纶躬身回应。    这种大功劳的物件,必须得反复测试、验证后再上奏。    一旦着急忙慌的领功,结果曲辕犁出现问题,惹的李世民震怒。    被责骂几句算小事,若是因此贬职撸官就亏大了。    “爱卿所言甚是,此等利国神器,自当慎重再慎重。”    李世民配合的点点头。    只要曲辕犁是真的,你说什么都对!    说着,李世民好像想起了什么,开始询问道:“你刚刚说百姓还足足提供了上千件物品?”    “陛下,是咱们低估了百姓的智慧啊,若是早提出创新的政策,或许大唐早已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段纶长叹一口气。    “哦?”    李世民顿时来了兴致:“莫非还有什么惊喜不成?”    “是的,陛下。”    段纶开始一一诉说。    打猎的、捕鱼的、做家具的、做菜的……    还有个铁匠不仅研发出了射程远的弩箭、还发明了马蹄铁。    听着段纶的话,李世民懵了、百官懵了……    世上真有那么多人才?    “陛下!”    就在这时,魏叔玉出列:“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头!”    “恳请陛下重赏这群创新者!”    李世民豁然惊醒。    旋即哈哈大笑……    笑声之爽朗,响彻整个太极殿!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在陛下的带领下,大唐注定千秋万代……”    有了群臣的拍马屁,李世民的笑意更为浓厚。    突然,李世民高喝一声:“段爱卿!”    1    “臣在!”    “命你拟定一份名单呈交上来,朕要亲眼看看究竟是哪些人才发明了这些神奇物件!”    “诺。”    李世民又将目光看向了魏叔玉。    “叔玉,你很不错。”    李世民笑得合不拢嘴:“朕记得这创新之举,乃是你最先提出来的想法。”    “如今立下如此大功,朕也不能厚此薄彼!”    “传旨、魏叔玉献策有功,特封为万年县男,食邑三百户,赏绢五百匹!”    爵位?    男爵?    1    你个老六啊……    魏叔玉不仅没有高兴,反而一副如梦初醒的模样。    当初说找回传国玉玺就给我封爵,你还搁这延迟的?    “谢陛下!”    魏叔玉躬身谢恩。    而就在李世民处于欢喜之中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突然站了出来……    房玄龄!    只见其踏出一步,对着李世民躬身……    “陛下,各项创新之策的出现,是否代表着商人并不重要了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